《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4 市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01 21:48:41

实验小学   金敏烽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钢尺、橡皮筋(约1)、橡皮筋装置、4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装有不同量的水、课件等

学生材料:钢尺、橡皮筋装置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引入新课

1.欣赏战国时期的乐器演奏——编钟演奏,倾听几千年前的声音。

2.识别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鼓励静静倾听声音。

3.揭题: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出示钢尺,设疑:怎样让尺子发声?

2.学生尝试让尺子发出声音。

3.指名演示尺子发声,交流、改进方法。

4.教师示范让尺子发出声音,投影尺子的振动,引出振动幅度。

5研究钢尺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1)设疑:如果老师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先轻轻拨动尺子,再用力一点拨动尺子,尺子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2)学生预测:有变化,声音变强了……

3)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法。

4)学生交流实验方法,师生改进实验方法。

5)出示较完善的实验方法,交流实验的注意事项。

(重点要提醒学生静静的倾听声音)。

6)出示实验记录单,介绍记录方式。

7)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8)全班汇报、交流。

9)设疑:钢尺发出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怎样的关系?

6.教师小结

7.出示双响筒乐器,让学生改变声音的强弱,引出声音的高低变化。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观察它们的相同于不同。

(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设疑: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它们发出声音的高低会有什么不同?

3.学生预测,引出高、较高、较低、低四种不同程度的音高变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声音谁高谁低。)

4.引发思考:在这个实验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怎么控制?

5.出示实验记录单——书本P50,要求简单记录。

6.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7反馈交流

8.设疑:杯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怎样的关系?

、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出示装置,介绍使用方法。

2.指导拨动橡皮筋的方法、引出振动快慢。

1)指导学生左右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声。

2)出示约1米长的橡皮筋,学生演示拨动橡皮筋,观察、了解橡皮筋的振动快慢变化。

3.设疑: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高低会有怎样的变化?

4.学生猜测。

5.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

6.学生交流实验方法,师生补充、改进,提出注意事项。

7.出示记录单,介绍记录方式。

8.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9交流反馈

设疑: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10.教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随机)

1.出示三弦琴、铝片琴,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2.出示探究任务:拨动和击打乐器,声音的高低会有什么变化呢?声音的高低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怎么样的关系?

3.学生以组为单位,交叉、轮流活动。

 

六、板书设计

 

3声音的变化

轻拨                          

钢尺              振动幅度                      音量(分贝)

重拨                          

声音

                       

橡皮筋         振动                            音高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