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20 11:17:48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第1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遵循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标准”设计编写。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人类才不断探索声音的奥秘。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 “制造声音”、“设计实验”、“调查研究”等逐步递进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 在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有利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2.教学难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什么东西能制造出来,却看不见?什么东西能穿过物体,却不留下痕迹?(板书:声音)

2.体会声音的功能 . 播放声音素材录音(鞭炮声、鸟叫声……)

谈话: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汇报。

提问:你能从这些声音中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新知识

1.制造声音

(1)使保鲜袋发声

谈话:请试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

学生实验,交流方法,并按要求完成书本72页第一题的实验记录.

(2)使身体发声

谈话:请试用不同的方法,不借助于其他物体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并按要求完成科学书72页第2题实验记录.

(3)小结

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

2.研究声音的产生

(1)提问: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交流,做出自己的猜测。

(2)观察物体的发声活动一

请你按要求使它们发出声音,完成记录表。

A.橡皮筋

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B.尺子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尺子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尺子的另一端,松开。

C.说说你的发现

(3)观察物体的发声活动二

1)教师演示实验——音叉

教师击打音叉放入水中,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实验

想办法证明鼓、锥形瓶发声时在不在振动。

小结:物体发声音时在振动。

4.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谈话: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用实验证明。

学生用钹实验,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再次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课堂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四)拓展

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关于声音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回去后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继续去研究,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物体振动     声音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