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第一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1、让身体热起来
一、问题解答
问题1: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哪些?
答:补充内能,如吃巧克力;外部加热,如晒太阳、烤火等。
问题2: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
答:保持体温(热能)、运动(机械能)、生长(储存能)等。
问题3: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答:(1)它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
(2)体表的白毛为中空结构,可以吸收太阳能来取暖。
(3)体表白毛下的皮肤为黑颜色。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4)体毛很长且被一层油脂覆盖,不会被冰冷的海水浸湿。
(5)脚掌上长有厚厚的毛,既防滑又隔冷。
(6)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特别在冬季,北极熊非常挑食。主要进食猎物的脂肪。
(7)当北极进入极夜时,也就是北极最冷时,它就开始冬眠。
二、教法分析
本科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在三年级下册《我们吃什么》单元中探究了食物与营养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教科书内容以“人”为切入点,通过让身体热起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与途径,探究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化,认识到人维系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生命离不开能量,从而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情趣。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几种人体发热的图片:火锅、烤火炉、运动(参考问题:这些热是从哪里来的?)
二、让我们身体热起来
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等。
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
太阳为我们带来了热、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
3、拓展: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
三、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
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
(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
(2)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产生了怀疑?
(3) 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 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
(3) 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
5、问题: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1)它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
(2)体表的白毛为中空结构,可以吸收太阳能来取暖。
(3)体表白毛下的皮肤为黑颜色。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4)体毛很长且被一层油脂覆盖,不会被冰冷的海水浸湿。
(5)脚掌上长有厚厚的毛,既防滑又隔冷。
(6)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特别在冬季,北极熊非常挑食。主要进食猎物的脂肪。
(7)当北极进入极夜时,也就是北极最冷时,它就开始冬眠。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做总结:1、让人体热起来的办法,2、人体的能量的消耗,3、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
2、摆的秘密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摆摆动的快慢只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问题2: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答:摆首先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并且长时间不停地摆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然后再到另一个最高点,这样往复运动,并在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地停下来。简单的说,摆从静止到运动,再由运动到静止,它在进行机械能的转化。
问题3: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地摆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地停下来?
答:静止的摆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摆动,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
二、教法分析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或玩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就以摆为切入点,通过对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意识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从“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摆提出问题,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志趣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