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艺术上册教案
第三课时 哞哞叫的小黄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放牛》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
2、通过制作环保牛,提高学生依照图纸进行创造的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教学准备:
歌曲《小放牛》磁带;有关故事传说的画册或故事光盘;
各种牛的头饰;
学生准备:牛的资料;废纸盒、纸杯;彩纸、卡纸、剪刀、乳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讲一个故事:关于十二生肖“牛”形成的民间传说。背景音乐就是《小放牛》。然后,让学生讲一讲关于牛的故事,谈谈自己对牛的印象。
活动二:
引导学生听唱歌曲《小放牛》。在倾听全曲的基础上是,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试试看,再次倾听时,“我”记住了那一句?师生互相补充试唱歌曲,边唱边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是用传统曲调谱写成的。
活动三:
联系音乐观看有关牛的图片或光盘,谈一谈自己新的体会。并试唱歌曲《小放牛》老师将头饰奖励给表演积极积极的同学,并注意照顾全体同学的课堂反映,及时予以纠正、引导。本堂基本掌握歌曲内容、曲调。
活动四:
让学生想象自己心目中“牛”的形象,并与同学交流(为下一步创作牛的形象做准备),利用准备的材料,进行创作有关牛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品质。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提高动手制作能力。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
评价: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随机评价。
第四课时 小黄牛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当中的牛,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并把不同艺术形象的牛与生活当中的牛进行对比,认识美术当中的简化与夸张的表现手法。并能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当中的简化与夸张的表现手法。
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做。
思想教育: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知道要勤俭节约。
教学准备:用各种艺术风各表现牛的艺术作品、废旧的纸杯、废旧的硬纸。
学生准备: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课业类型:手工制造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与学的活动:
活动一:
1、放录音:牛的谜语,让学生猜 。
2、出示课题
活动二:
1、出示牛的图片,让小学生找出牛的特点。
2、出示运用各种手法表现的牛:
1)这些是不是牛?2) 这些牛和刚才老师出示的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学生认识美术字作品中的简话与夸张。)
1、录音:在音乐中想象自己心目中的牛的形象。
2、全班同学交流,听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合理化的建议。
3、老师演示:
分析准备的废旧材料
根据废旧材料来想象并画出自己想做的牛的草图。
剪裁手边的材料。
把准备好的材料按照草图进行粘贴。
活动三:
1、学生根据自己手边的材料进行构思。
2、全班进行交流、互帮互助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确定草图,剪裁手边的材料,进行粘贴组合。
4、鼓励学生大胆的做,并且要注意安全。
活动四;
1、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老师根据当堂的作业进行讲评。
活动五:
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认识了美术中的简化与夸张,并且运用了这些手法,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做了美丽的工艺品,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发现美,创作美.
札记:作业展示时,我把所有比较好的作业都别到了教室的展板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业被用来装饰教室了,都很有成就感。
第五课时 做个虎头演起来
教学内容:设计、应用
教学思路:变形是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手法。本节课让学生看清艺术品与老虎的关系,书中有许多关于虎的艺术品照片,民间艺人把虎头塑造成一个勇敢、憨厚、可爱的形象,用它做成枕头、帽子、鞋子、泥老虎玩具等,成为儿童的实用品、装饰品,既有避邪、保护婴儿的用意,又有希望他们各个长的壮如虎将的良好祝愿。本节课让同位两个人一组,做个虎头头饰和设计制作一双小虎鞋,做完之后让几个同学戴上透视,穿上虎鞋表演关于小老虎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与虎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得到提高。
2、对比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虎”,使学生逐步了解美术中的概括、夸张、变形的手法。
教学重点: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变形与装饰手法。
教学难点:变形、认真观察分析实物、艺术品的差异。
教具准备:
教具:《两只老虎》的磁带、民间有关虎的工艺品,如:虎帽、虎枕、虎鞋、布老虎等。
学具:自制布口袋、即时贴纸、彩纸、各种颜料等。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引生入境。(出示课题:做个虎头演起来)
老师拿出不同种类的民间工艺品—虎,引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二:欣赏范作。
打开课本,请学生看虎的照片,中国画四只小老虎,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好在哪儿?对照虎的民间工艺品,提问:真的老虎和工艺品的老虎有什么不同?例如:老虎的眼睛有什么不同?鼻子有什么不同?嘴有什么不同?师小结:总结学生的回答时,指出这种不同就是装饰与变形的结果。
活动三:介绍我国民间工艺品在装饰变形中常用的手法,简述如下:
1、立意,不把虎作为凶猛动物来表现,而作为婴儿的保护神来表现。
2、由于立意在先,所以虎的凶猛,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变成了勇猛的虎,对虎头,眼睛,牙齿等夸张、变形。
3、装饰色彩和真老虎的色彩有时毫无共同之处,例如书中的剪纸——虎,虎的头饰和虎枕,只要把虎的特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活动四:
1、做个虎头头饰。每个同学准备一个布口袋,把小布口袋的两头儿用毛线扎起来做虎耳,在口袋的一面挖出两个小孔做眼睛,然后用即时贴纸来装饰虎的无关。在装饰虎的五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虎的外形特征:如虎的眉、眼、鼻、嘴、牙齿、胡须以及头顶的“王”字都有哪些显著特征,如何表现出来;还要注意把虎的五官做大些,太小了无法突出特征。如没有条件,可用硬卡纸代替布口袋。例如:用一张16K的硬卡纸作为老虎的脸,横用是个胖老虎,竖用是个瘦老虎。
2、计制作一双小虎鞋,做虎鞋先要用只把鞋形剪出,然后在鞋面上装饰虎头形象,鞋子的后沿加上虎尾巴,鞋身上装饰虎皮花纹。
活动五:放音乐,以同位两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式创作。
1、同位两人一个做虎头头饰,另一个做虎鞋。
2、教师多指导,特别是部分能力差的学生。
活动六:
1、做好的作品,请同学戴上虎帽,穿上虎鞋,到黑板前面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