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艺术上册教案
课题一 快乐的一家人
教学内容及要求:
1.让学生欣赏多种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家庭的主题,体会家的温馨。
2.让学生学会用艺术形式(如唱歌、绘画、表演等)表达自己对家的感情,用美的形式装饰自己的家。
课型:绘画表演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磁带;表现家庭生活的图片若干张。
学生准备:彩纸、画笔、剪刀等工具。
教学思路及建议:
1、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儿童诗,体会其中的意境。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家的认识。
2、我为家人画张像。学生可根据自己家人的不同特点,用画笔把他们的这些特点描绘组成一张全家幅,存人艺术档案夹。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儿童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1、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家的感受。
2、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能为家里做什么。
活动二、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农民画和彩图,说说画中的故事。
活动三、
我为家人画张像。
1、学生根据自己家人的不同特点,用画笔把他们的这些特点描绘组成一张全家幅,存人艺术档案夹。
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
a、确定绘画主题。
b、对于色彩的搭配。
c、添画背景。
d、修改完成。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所画的内容一定是关于家的。
可以是家里的人物,也可以是家里发生的一件事,内容不限。
4、作品展评。
5、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体会歌曲中蕴涵的情感。
活动四、
课堂小结: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
课题三 欢迎朋友到我家
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学生用一系列的艺术形式动手美化自己的家,达到提高他们的制作、绘画和戏剧表演能力的目的。
2、 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到艺术与生活二者的关系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艺术。艺术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我们的生活处处需要美。
教学思路:本课题的学习,首先在前一节课教师要求学生课下,仔细观察自己的家,然后在本节课上,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家的特征;然后用绘画或者是用橡皮泥表现自己的家,来提高学生的绘画及制作能力。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节奏,并鼓励学生根据节奏设计文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让学生进行本课题的戏剧表演。在整节课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打击乐、如大鼓、小鼓、镲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敲击节奏及节奏创编的练习。
2、 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家。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1、 在学生课前认真观察自己家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家中的哪个部分,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喜欢?(优生、学困生)
2、 用自己的画笔或橡皮泥等材料表现自己的家的一角。(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如构图、平面与立体面的表现、颜色的搭配等)
活动二:
1展示学生的作品,同学间相互进行评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奖励。
2学生请同学到自己家来做客。
教师:(展示作品)这是小明的家,漂亮吗?听!谁回来了。
(1) 教师示范:
X X X X X X X X —
咚 咚 咚 咚 谁 在 敲 门 ?
X X . O O X X X X X X X
谁呀? 妈妈 是我 回来 了。
X X X X X X X X X X X —
爷爷 奶奶 爸爸 妈妈 吃 饭 了。
(2) 学生随教师练习节奏,跟读。
(3) 学生分角色按节奏进行练习,教师敲击打击乐器。
(4) 学生自己根据教师所给的节奏,进行文字的创编。(分小组讨论)
(5) 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节奏练习。
(6) 学生自己选择打击乐器,模仿教师一边说一边敲击。
活动三:
戏剧表演
(1) 让学生编一段“今天朋友到我家”的故事情节,分组进行讨论创编。
(2) 学生分角色表演朋友到“我家”做客的场面,学生可自己设计对白、动作,并自己进行场景的布置。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戏剧表演,分角色。
教师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大胆进行创编活动的学生进行表扬。
第五单元 天气的情景
一、教学内容:
1、多姿多彩的天气
2、有趣的天气
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天气的变化,搜集、了解天气的图标,通过舞蹈、绘画、摄影、表演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天气变化,从艺术生活的关联出发,引导他们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天气变化,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增强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天气的变化,搜集、了解天气的图标,通过舞蹈、绘画、表演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天气变化。
四、课时安排:5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内容:多姿多彩的天气
二、教学目标:
各种有趣的天气常识和标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欣赏表现天气的艺术作品,学习制作天气纪录表。通过艺术活动,引发学生观察、想象、表现大自然的天气情景,通过学习增强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