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四课《春天来了》教学课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12 16:53:37

        《春天来了》

兰塘小学   

 

教学内容:

1、聆听一组“春”的作品。

2、表演《郊游》。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有关“春”的作品,感受“春”的意境,并开展想象、联想,即兴创作

以“春”为主题的音乐活动。

2、用快乐的情绪演唱《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表现歌曲。

教学理念及思路:本课以“寻找春天——感受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春天。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审美体验的作用,并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来展开教学。在内容安排上试图发掘教材内涵,往深度提炼教材,加大教学容量,利用音乐学习的魅力来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听觉的参与,引导学生听有所得,并在反复听赏中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布置教室,收集标志卡片 和春游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动手布置教室。

自由律动 , 进入教室。

激发兴趣,在视觉上让学生去感受“春”。

 

 

 

 

 

 

“春”

欢迎来到音乐会,今天你有特别的感受吗?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寻找春天?

贴音乐标志:

 

 

播放图片“春”。

(图一)边欣赏边描述: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了,小草在春姑娘的唤声中钻出来了。春天美不美?

师根据学生的成语画春天——画春。

多美的春天啊!

学生兴致勃勃:今天音乐教室里特别漂亮。

我们的教室看起来有春天的气息。

我感受到春天来了。

看春天的景色。

画一幅春天的图。

听许多鸟叫声。

寻“春”:看春天、画春天、说春天、听春天、唱春天、表演春天。

欣赏一组“春”的图片——看春。

(图二)学生描述:青蛙也醒了,欢快地“呱呱”地叫了起来,小河也发出了“丁冬丁冬”的流淌声。春天真美!

说有关“春”的成语——说春:

春暖花开    春雨绵绵    鸟语花香    春回大地    春风得意    百花齐放

创设一种愉悦,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引出:能通过“看——说——听——唱——演”一系列活动来感受春天,师生共同寻找春天。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由想象,表达情感。

强调音乐与文学作品的共性。

 

 

 

 

 

“春”

播放音乐,提出欣赏要求,简介作品。

 

 

 

 

《小雨沙沙》:要求在自己的小组中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春天的音乐。聆听律动,师巡视,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赞赏的提示。

 

欣赏音乐作品——听春。

歌曲《春晓》、《小雨沙沙》、《嘀哩嘀哩》,感受春天的音乐。

能说出歌曲的名称,也能轻声跟唱。

分组合作,随音乐即兴表演《小雨沙沙》。

说出对“春”的感受:

春天的小雨真美。

春天,生机勃勃。

仿佛听见了小鸟唱歌的声音。

春天里,小朋友很快乐!

通过聆听熟悉的有关春天的歌曲,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对音乐表现的春天有更直观的理解。

 

不在于表演的好坏,只在乎让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来。

欣赏作品是为了再次激发创作灵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创作以“春”为主线的音乐意境,可以表现春景,也可表现春天里人的心情。

 

 

 

 

 

 

 

 

 

 

 

 

 

 引题: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

 

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播放歌曲《郊游》。

问题:郊游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感受?

 

 

投影学生春游的照片。

指导学生理解歌曲内

容。

再次播放歌曲《郊游》,指导跟钢琴演唱歌。

指导学生练习较难的第三,第四乐句。

指导学生按进行曲速度演唱歌曲。

指导进行歌曲处理,提示学生从生活经验去感受。

指导学生编创歌曲,

如何来表现郊游时的快乐情绪。

评价学生的分组活动和表现。

说说自己在春天里最想做的事:我想唱歌。

我们一起去野外上音乐课。

 

完整地聆听歌曲《郊游》,说说郊游时的心情与发现:手牵着手去郊游,心情愉快。

观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

观看自己春游时的照片。

有表情朗读歌词。

 

复听歌曲,听唱法学会。随琴声演唱歌曲。

 

重点练唱第三,第四乐句。

 

随钢琴按进行曲速度演唱。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愉快地、轻松地。

小组合作,设计如何表现歌曲《郊游》。唱一唱、念一念、演一演。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表现歌曲《郊游》。

评价同学的表现。

展示。

从春天的话题引到学习歌曲《郊游》。

 

 

从听觉入手,引起学习的兴趣。并感受歌曲的情绪、特征。

 

 

通过观看自己春游时的照片,体验春游时的感受。

理解歌曲内容,体验郊游时的情感。

 

为歌曲的学习打好基础,歌曲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歌曲的处理通过讨论、唱一唱、试一试选出最佳方案。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合作能力。

让学生敢于创造,敢于表现。

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带着“春”的愉悦情绪下课。

课后反思:

本课在表现个性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为主,从而使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的设计要与课堂的实际相结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注意引导,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多方面。将音乐课提升到,以参与为主线,以体验、感悟为核心,以创造为升华,是这节课的理论导向。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