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三课<<童趣>>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8 18:46:33

第三课  童  趣

义桥镇音乐教研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交响曲》

2、学唱歌曲《打花巴掌》

教学目标:

1、聆听《玩具交响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有趣的特点,能听出音乐中的一些特殊声音,并能用动作或点、线等表现出来。

2、在聆听中学会歌曲《打花巴掌》,能节奏准确、咬字清楚地进行演唱及表演,并能结合生活对歌词进行简单创编。

教学难点:

准确、流利地把说唱部分的十六分节奏念清楚;进行歌词创编

教学设想:

《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是一首较长的曲子,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持久,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是先分段后整体的聆听方式。在歌曲教学中通过多次变换方式的聆听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聆听中熟悉歌曲旋律,并通过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白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组  织

教  学

用《打花巴掌》的伴奏音乐有节奏地进教室。

歌曲的音乐节奏欢快,能营造一种欢快活泼的氛围。

 

 

 

 

欣  赏

 

 

教  学

 

 

 

 

 

 

 

 

欣  赏 

教  学

1、激趣引入:今天我们的教室可热闹了,我们的好朋友——玩具要演奏一首交响曲送给爱音乐的小朋友。请小朋友仔细听,你在音乐中听到了那些玩具发出的声音?还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初听呈示部音乐)

2、小结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受(活泼、欢快)

3、正是由于这么多玩具和打击乐器的加入,才使这段音乐更有趣,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拿起来,当你听到玩具发出的声音时,用你的手指的点画来表示,当你听到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时,用动作来表现。(复听呈示部音乐)

4、聆听结束部,感受杜鹃欢鸣的情景。师:你从音乐中听到哪些声音?你能想象杜鹃是怎样在歌唱的吗?选择书上的哪种图形来表示?为什么?

 

5、整体聆听

完整聆听,让学生听着音乐在白纸上用线条或图形来表现这段音乐。

 

 

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是在提醒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鼓励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乐进行大胆想象,并注意听辨音乐中的一些打击乐器的声音。

让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歌  曲

 

 

 

 

教  学

1、初次聆听

师:请小朋友猜猜“打花巴掌”是什么意思?

 

 

 

2、节奏学习,准确掌握

⑴今天老师要和大家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题目叫《你拍我念》,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说,你们同桌交叉拍手。

打花巴掌 的,一月 一,我、们 从小 爱学 习

X        X   X   X    X      X    X    X

自拍    对拍(以下类同)

⑶尝试用八分节奏把其它几段的歌词也配上去,在会拍的基础上加上说唱的内容。

 

3、初次聆听,在歌曲的说唱部分做简单的拍手游戏,演唱部分安静的听。

4、再次聆听,说说你从歌中听到了那几种花名?

 

5、再次聆听,在歌曲的说唱部分合着录音边拍边说。演唱部分用身体或点头来表现。

6、师声合作表演,再次熟悉旋律。学生念说唱部分,老师唱演唱部分。

7、跟琴学唱歌曲。

注意歌中“采朵玫瑰花”和“采朵牡丹花”的采朵节奏的不同的,学生易把后面的“采朵”也唱成附点节奏,让学生聆听比较后改正。

8、歌词创编,把你知道的其他花唱到我们这首歌里面去。

了解“打花巴掌”的有关知识,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

 

通过这样一个游戏,来解决歌词中十六分音乐节奏的字难念清楚流利的难点,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轻松的学习。

 

 

 

 

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聆听,激发学生认真听音乐,熟悉旋律和歌词。

 

 

 

 

 

 

 

既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反应能力。

结束教学

在《打花巴掌》的歌声中出教室。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