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童年》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8 18:50:38

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童年的回忆》  《我们多么幸福》

2、学唱歌曲:《摇啊摇》   《小酒窝》

3、编创与活动:用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出音乐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在丰富的音乐声中联想到自己童年的精彩与美妙,感受身临其境的音乐意境。

2、认识音乐中“快、慢、中速”的速度记号,并能感受到这些“速度”在音乐中的存在与为表现音乐意境所发挥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回味童趣》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童年的回忆》,学唱歌曲《摇啊摇》,编创与活动:用打击乐器用不同的方式为歌曲《摇啊摇》伴奏,感受出6/8的旋律特色。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联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回味生活的美好。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能边听边找到响应的图形谱并画一画。知道音乐中“快、慢、中速”的三种速度,能初步感受到他们在音乐中的存在与表现的作用。

3、用轻、慢、柔美的歌声准确的演唱歌曲《摇啊摇》,根据歌曲6/8拍的特色选择适当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童年》的歌曲音乐进教室。

2、  大家找到自己的座位并坐下后,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童年的回忆》

1、  完整的聆听全曲,随音乐联想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感受乐曲各段的不同,每段音乐激起不同的往事。)

2、让学生把刚才联想到的事情跟大家谈谈。

3、分段听。分部分来听,让学生选择每一部分的旋律线,并随音乐画一画。(找到了各段的旋律线,也对各段的速度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

4、今天有三位客人来到我们这里,它们是谁呢?教师出示“兔子、乌龟、鸭子”的画面。

5、它们是请我们小朋友帮忙的。帮他们在音乐中找一下,哪一部分分别是发生在它们身上的趣事?你还能感受到它们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还是分段听,学生根据动物的特点,找出相对应的乐段。主要是学生分别感受到“慢、快、中速”这三种速度在音乐中的存在与表现的作用。)

6、教师简单介绍乐曲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7、听全曲,完整感受和联想,手指随乐曲画图形谱。

三、学唱歌曲《摇啊摇》

1、快乐的小兔子说,“它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外婆哄它睡觉的事情。”你们还记得小时候你们大人是怎样哄你们睡觉的吗?

2、  学生聊一聊,如有歌谣伴随入睡的话,请他们哼唱一下。

3、小兔子很怀念和难忘这样的情景,很想再享受一下这样子入睡,可是需要你们的帮忙,你们愿意吗?

4、我们先来听一听外婆哄小兔子睡觉的歌谣是怎样的?教师按节奏把《摇啊摇》的歌词按节奏念一念。

5、让学生来扮演外婆,按节奏念歌词。

第一边念完,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轻。”(提出歌曲的力度要求“轻”。)

第二边念完,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提出歌曲的速度要求“慢”。)

第三边念完,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6、听录音原唱,感受怎样来唱。(其实有很多学生对这首歌曲非常的熟悉。)

7、在念歌词的过程中已经提出了要求,在唱是学生就很清楚演唱要求了。

8、小兔子的表扬。(这个很需要,因为前面都是小兔子的不满意,这里就需要它的鼓励。)

9、其实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比小兔子的外婆还厉害,我们还可以是歌曲更好听,怎样呢?教师直接用三角铁用两中方法为歌曲伴奏。(教师示范,学生聆听。)

10、分组为歌曲伴奏。

11、教师提供各种乐器,分组让学生自己摸索、探讨还可以怎样为歌曲伴奏。教师巡回指导,不再总结交流了。

12、小兔子的总结发言。

四、简单地对本节课的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享受童乐》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学唱歌曲《小酒窝》    编创与活动:给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的副歌部分用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在音乐的触动下,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和美好,产生对自己现有生活的要好好珍惜与享受的想法。

2、能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以及主人翁的心态演唱歌曲《小酒窝》。

3、能够成功的把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分段,体会到副歌部分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并用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我们多么幸福》的歌声中进教室,到位后更认真的聆听歌曲。

二、学唱歌曲《小酒窝》

1、谈话式导入:最近老师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

2、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微笑是美丽的,是开心的。来让我再瞧瞧那位同学最美丽、最开心。我还看到一样可爱的东西,是什么呢——小酒窝。老师非常喜欢那微笑中的小酒窝,为此我还找到了一首歌曲,我很喜欢。我们一起来听听,你们喜欢吗?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