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8册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9 08:53:55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一《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1、请个别学生用动作模仿出万兽之王——狮子威风凛凛行走的样子和狮子的吼叫声。学生评价后选出“狮子王”,并把头饰戴在他头上。
2、出示一组线条,请同学们选出狮子吼叫的线条。
3、创作声势游戏:一组拍节奏,一组学狮子的吼叫。
4、完整地的欣赏乐曲一遍。(欣赏后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能不能哼唱你记得最牢的音乐。)
5、再次欣赏(分段欣赏)
6、播放乐曲,要求学生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并跟随乐曲情绪自由地创作动作来表现狮王的形象。
7、互相评价谁演得好,为什么?
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小结本课,巩固积累。
五、结束。音乐再次响起,学生边听音乐边做狮子的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学生能在欣赏活动中感受“狮子”的威风凛凛,自己跟随乐曲情绪自由地创作动作来表现狮王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二《公鸡和母鸡》
1、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
2、请个别学生出来模仿公鸡、母鸡和小鸡等各种鸡的叫声,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欣赏《公鸡和母鸡》
4、播放乐曲——《公鸡和母鸡》。
5、学生分组讨论:
(1)母鸡报蛋的主题出现了几次?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2)体验音乐是怎样用读顿音、重音、装饰音表现母鸡报蛋的?(学习巩固顿音记号“▼”的用法,再次感受乐曲中模仿母鸡报蛋的音乐中顿音、重音、装饰音所起的作用。)
(3)播放《公鸡和母鸡》,学生跟随音乐律动。
  要求听到主题中的同音反复时低下头,听到高音时抬起头,听到公鸡报晓声,就用你的右臂跟随音乐摆动。
(4)评价。
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小结本课,巩固积累。
五、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在这一节课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因为音乐中公鸡和母鸡的音乐形象比较突出,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学习起来比较顺利,比较形象的动物形象有利于学生的欣赏。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动物狂欢节》之四《乌龟》
1、请一学生扮成乌龟的样子慢慢地进教室,激发学生的兴趣。
2、播放《乌龟》,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住音乐的主题。
3、欣赏后老师带领学生唱会表现乌龟的音乐主题,并随音乐模仿乌龟的动作。
4、播放《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序曲片段
欣赏后思考:
(1)这首曲子与《乌龟》一曲,有什么相同之处?(回答:乐曲的旋律是相同的。)
(2)是什么原因造成音乐形象的截然不同?
5、小结:速度、力度的改变是造成音乐形象改变的重要因素。
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小结本课,巩固积累。
五、结束。


教学反思:
    有的学生模仿得很象乌龟,我认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很强的,如果加以引导,他们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五《大象》
1、播放乐曲《大象》,请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
欣赏后提问:
(1)乐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用的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
(3)你感觉到乐曲表现的是庞大动物还是小动物?为什么?
2、点击多媒体,在猴子、山羊、大象三种动物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动物填在(    )内。(引导学生讲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保护生物资源的意义)
3、再次欣赏乐曲。请学生想像出体形庞大、行动笨拙的大象在跳舞的形象,并用动作模仿出来。
4、作律动表现乐曲的音乐形象。
三、拓展:请学生用画的形式表现地球生物资源对人类的重要,自己将如何爱护地球,保卫我们的家园?
四、总结
五、下课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了乐曲,并用画的形式展现乐曲,更加深刻地掌握、理解乐曲。

第五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动物狂欢节》之六《袋鼠》、《动物狂欢节》之七《水族管》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以猜谜的形式导入袋鼠、鱼这两种动物的形象,利用多媒体出示谜面,请学生们猜。
2、播放《袋鼠》、《水族管》 
(1)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两首乐曲,然后分辨出哪首是《袋鼠》,哪首是《水族管》?
(2)欣赏后提问: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使你能辨别得正确?
3、点击多媒体出示钢琴、长笛、提琴和钢片琴的图片。
(1)请学生从屏幕中选出,哪些是《水族管》使用的乐器,哪些是《袋鼠》使用的乐器?
(2)点击图片分别欣赏各个乐器的音色和其演奏的乐曲主题。学生随着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出现,分别模仿钢琴、长笛、提琴和钢片琴的演奏动作。
4、再次听赏《水族管》,学生分成若干组随音乐进行活动。
六、《动物狂欢节》之十四《终曲》
1、请同学们回忆之前欣赏过的公鸡、母鸡、袋鼠、乌龟……音乐。
2、初听《动物狂欢节》之十四《终曲》,要求学生听出乐曲中再度出现的公鸡、母鸡、袋鼠、乌龟……音乐,并随之模仿这些动物的特点。
3、再次听赏乐曲,要求听出乐曲的ABA三大部分。
4、分组讨论:
(1)圣—桑是怎样用乐曲表现动物的?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表现哪种动物的乐曲?
(2)圣—桑是怎样调动音色、速度、力度、高音、低音、连音、顿音来表现各种动物的?
5、各小组汇报,教师归纳小结,师生相互学习。
6、全班集体表演:全班同学扮成各种动物,随着快速、热烈的音乐跳舞狂欢,课堂在热烈是气氛中结束。
请学生用画的形式表现地球生物资源对人类的重要,自己将如何爱护地球,保卫我们的家园?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了乐曲,全班同学扮成各种动物,更加深刻地体验乐曲。

 第五课   多彩的乡音(四)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以
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并比较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源。
二、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了解聂耳编写的民间器乐曲,并随之演唱、律动、舞蹈、创编等活动。通过排演小歌舞剧《小放牛》,了解我国著名民间小戏的风趣曲目,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
三、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