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8册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9 08:53:55
教材内容分析
《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小放牛》原是广泛流传于我国东北,华北的民间秧歌小戏,后被京剧吸收为传统剧目《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通过对歌的形式,一问一答,使人们了解了赵州桥、鲁班、柴王爷以及八仙的传说等。这首歌曲虽然不长,但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金蛇狂舞》是聂耳根据我国古老的民间音乐《倒八板》改编的一首民乐合奏曲。它的旋律节奏鲜明、富于弹性。
教学内容:
一、《茉莉花》
二、对答式表演唱《小放牛》
三、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中国不同地方民歌风格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源;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茉莉花》
1、 导入新课
2、教师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边演唱边表演歌曲《茉莉花》。
3、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找出歌曲旋律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提问:怎样表示这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AA、ΔΔ……)学习音乐知识“重复”。自己试一试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4、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学生跟琴哼唱歌曲旋律,并用手画弧线表示乐句。
5、师生进行识谱视唱接龙。
6、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7、用听唱法学会歌曲,请学生评价自己演唱得如何,教师及时纠正。
8、唱熟歌曲后,指导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歌曲,用自己的方式描绘“花的美丽”,对大自然美丽景象的憧憬。
三、教学拓展——-欣赏几首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请学生欣赏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的片段。
A、介绍《图兰多特》歌剧的大致剧情及普契尼选用《茉莉花》为旋律的灵感产生的渊源。
B、播放《图兰多特》片段,通过视听初步感受歌剧的音响效果及在国外歌曲中由于中国民歌的加入而产生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C、介绍《茉莉花》在《图兰多特》中的影响。
(2)欣赏两首我国不同地方的《茉莉花》。
A、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
B、请学生谈谈感受,比较这两首歌曲的异同,分组讨论后回答。
C、教师小结:东北民歌《茉莉花》给人以粗圹、豪放的感觉,而江苏民歌《茉莉花》则表现了江南人阴柔、细腻的人文风情。
(3)音乐再次响起,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延伸。请学生们课后利用网上资源寻找更多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表现美丽的大自然。
五、总结:(环保教育: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六、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通过唱熟歌曲后,学生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描绘“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美丽景象的向往。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对答式表演唱《小放牛》
《小放牛》是一首民间歌舞剧,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关于民歌的知识。
启发谈话:你对我国的民歌了解多少?你会唱哪些民歌呢?(学生自由发言并且唱几句知道的民歌。)
2、带领学生了解关于河北的音乐文化。
(1)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的音乐文化。(播放河北民歌、河北吹歌、河北梆子和河北评剧等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
(2)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赵州桥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                                      
3、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次欣赏。
(1)《小放牛》的简介,启发学生在学习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
(2)播放《小放牛》歌曲录音。
提问:(1)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回答:是一首问答歌,属于对唱形式。)
 (2)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欢快、喜悦、诙谐等。)
 (3)谁能说出歌曲中应用了哪几个神话中的人物?(点击多媒体出示歌曲中提到的神话人物,并简单介绍。)
 (4)歌词中造桥者是鲁班,而事实上是李春,为什么?
教师小结:利用多媒体讲述“赵州桥的美丽传说”。
4、带领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跟琴哼唱歌曲旋律,教师及时纠正没唱好的地方。
(2)学谱:可让学生自学歌谱,找出难点,然后师生共同来解决学习难点。
(3)学词:要求轻声唱词,注意一字多音处。
(4)角色对唱:组与组、男与女。(指导学生进行歌曲处理后,作对答式表演唱。)         
5、分小组创编表演动作。(学生共同设计造桥、观看,倒骑毛驴、推小车等动作。)
6、各组汇报表演,每组请出一位同学做评委。
7、先自我评价,再集体评议,共同进步。
8、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关于《小放牛》演唱、演奏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版本,收集有关歌唱动物的歌曲,表达自己爱护动物的感情。
三、总结
四、下课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语言中,感受到他们对动物的热爱,形象地描述动物。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
1、 导入新课:播放赛龙舟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心情如何?
2、 乐曲欣赏
(1)简介聂耳创作背景
(2)播放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
学生欣赏后,心情如何?
(3)再次欣赏
3、拓展:用画的形式表现乐曲景象
三、拓展。通过对中国不同地方民歌风格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源;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
四、总结.
五、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在乐曲中体会到“端午节”的热烈气氛,有的学生因为见过赛龙舟的画面,显得很激动;我想,如果能有机会亲自带他们去感受一下,就会更加体会深刻。

第6课 环球音乐探宝(四)北美洲之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器乐曲《扬基歌》和能激发孩子兴趣的《迪尼斯米老鼠之歌》,让学生了解地道的美国歌曲风格及相关知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