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单元第7课第1框题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1 16:28:06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模块:必修②

课题: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作者:琼海市嘉积中学   李勃颖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本框依据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第三单元第十条中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编写,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本框共有三目,主要是介绍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这种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等相关知识。本框内容在整课知识结构中很重要,起到基础铺垫的作用,学好本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更深刻地感悟到我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懂得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3.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重点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营造: 伴随背景音乐《坐上火车去拉萨》展示美丽繁荣的和谐西藏。

教师:这些图片给你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美丽的风景,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了藏族人民幸福的生活。这说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该重视民族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2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人民当家做了主人。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无私援助,从而使西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3页内容,思考我国的民族状况、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国的民族关系虽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所以,处理民族关系,就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4页图表,思考图表内容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权利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为体现这一原则的要求,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2)民族团结

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4页"相关链接",思考材料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说明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积极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