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通案分析
第四单元 分数加减法
共青希望小学:吴玉爱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这些知识为本单元的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探索性,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个情境呈现:在“折纸”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看课外书时间”中,通过解决不同形式的数的比较,引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与整数的加减法相比,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的方法等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本单元教材呈现了如下特点:1、以直观操作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
为让学生直观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安排了“折纸”的活动,通过折纸,提出了两个小朋友所用材料是几分之几的问题。随后,教材安排了一组对两部分进行拼图的活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两部分是如何拼合起来,从而借助直观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学生自主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套教材编写的重要特点。同样,在本单元的学习中,3个情境的学习内容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如在“看课外书时间”中,教材并没有硬性规定如何进行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而是把它放在如何进行比较两种不同数的活动中。首先,教材提出如何比较两个不同形式表示时间的数,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类似的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寻找解决的途径。其次,教材安排了四种探索的具体方法,来说明学生在探索中可能出现的方法。这4种探索的方法比较详细地呈现了分数是如何化为小数、小数是如何化为分数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样的方法,老师只需适当指导,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
折纸——分数加减法(2课时)
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法(2课时)
看课外书时间——分数与小数(1课时)
练习五 ( 1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