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汉溪小学:邱英琴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阶段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
教材在揭示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选用整除认识倍数与因数,而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分散编排,减少术语,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
本册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标准》的要求,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重新研究与整合,以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倍数与因数”知识内容多,概念多,安排在一个单元里学习学生接受比较困难,所以教材采用分段学习的安排。本单元先学习倍数、因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以及质数、合数等知识。在第三单元中,将结合分数的约分、通分,再学习公因数和公倍数等知识。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前后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同时,根据《标准》具体要求,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适当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如找倍数和找因数都限制在100以内;没有出现整除、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数学概念。
3、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教材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和3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又如在学习“找因数”“找质数”时,先组织学生开展拼小正方形的活动,逐步发现规律,这与原有教材相比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 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3、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想,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非零自然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重难点、关键:
1、 重点: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2、 难点:在探索活动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3、 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9课时
1、 数的世界………………………………………………………………1课时
2、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
3、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
4、找因数………………………………………………………………1课时
5、找质数………………………………………………………………2课时
6、练习一………………………………………………………………1课时
7、数的奇偶性…………………………………………………………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