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11 21:55:32

 教学内容:教材29——3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正确计算和是2——6的加法。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我们和平街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学生非常的棒,有许多老师就来看看,你们欢迎吗?在这么多老师面前,你想怎么表现自己呢?

 生:……

 师:对,我们要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向老师和平街小学的风采,现在我们来上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花果山吗?你想看一看吗?今天我们随着小朋友来逛逛花果山吧。

 出示情境图

 师:好看吗?请你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若有人急着举手,则请其看完,再举手,别人回答时,要提醒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师:在有人发言时,我们来比一比谁听得最仔细,眼睛最亮,可以边听边找出说的地方,开始。

 师:他说得多好啊!那你能找出各种物体各有多少吗?

 生叙述,师可提示分开说:

 树上有3只小猴,岩石上2只;

 前面有5只小鸟,后面有1只;

 前面有1个朋友,后面有4人;

 前面有1朵白云,后面有2朵。

 师在说出其一时,可表扬:他说得真详细,像他说得这就是数学信息,你可以说得一样好吗?

 生叙述其它。

 师:你们真棒,不仅发现这么多数学信息,而且叙述得非常完整,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几只小猴?

 一共有几朵白云?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能像他一样提出其它问题吗?

 生说出其它问题。

 

 二、解决问题

 师:你们提出那么多有用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一个个来解决它吧!首先,我们来看“一共有几只小鸟?”

 生:6只

 师:你们知道“一共”是什么意思吗?

 师:你有办法知道一共有几只小鸟吗?

 生:一个个数。

 生可能说出加法,若说不出可以摆。

 师:我们还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小鸟,那前面的小鸟我们可以用几根小棒表示?后面的呢?

 生:5根,1根

 师:那我们要知道全部的只数,就应该怎么办?

 生:把前面的5根与后面的1根合起来。

 师:他说的太棒了,给他鼓鼓掌!我们求“一共有几只小鸟?”就是把5与1合起来。

 (师做合起来的手势)

 师:请你把小棒合起来看看有几根?

 生操作。

 师:做好的同学脸面向我笑一笑。

 师:一共有几根?

 生:6根

 师:现在请你把小棒推到课桌前面,这节课我们就不用了,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不碰上棒。

 师:5与1合起来就是6。而我们把5与1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引出课题。

  5+1=6

 师:5与1中间“+”是什么?(板书加号)

等号怎么写?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生:5加1等于6。

 师生齐读。

 师:你知道算式中5表示什么吗?1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同伴再互说,多找几个人说。

 师:你能写出“一共有几只小猴”的算式吗?

 生:3+2=5。

 师:我们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就是把树上和岩石上的小猴合起来。

 你知道算式中3、2、5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你能写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算式吗?

 生做1+4=5

 师:你能和同位说一说算式中1、4、5各表示什么意思吗?请你写在本子上,谁来说说。

 生做,汇报,交流。

 尽量让孩子说出“合起来”与各数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小游戏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我看大家有些累了,做一个小游戏吗!先请一个同学和我一起做。

 师:我们各用手出一个数。

 我先出2,生出3,我说2+3=5。

 现在,换你先出

 生出1,我出2,生说1+2=3

 师:小朋友们,你会了吗?现在开始自己做。

 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表现得不错,我来考考大家。出示情境图

 师: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坐着3只小兔,又跑来1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小兔?

 师:该怎么求?

 生:把3只小兔与1只小兔合起来3+1=4。

 师:你会开火车吗?介绍小火车接力的游戏规则,生做游戏。

 

 四、全课总结

 师:在现实各有很多地方用到加法,你能举例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交流到这里,请同学们课下交流。

 

 教后反思: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结合入学新生的特点,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花果山”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初步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2、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本节课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老师绝不包办代替,在课堂中,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学生自行解决,不完善的由学生补充,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由此,学生体会加法意义比较深刻。

 

  3、练习形式多样

低年级新生对学习的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就需要不断变换数学的表现形式来吸引学生,在此,我设计了拍手对口令的游戏,小火车接力游戏等,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