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观察、分析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提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盒子,你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生:想。
师:老师告诉你,盒子里装的是星星,有两种颜色——红五星、绿五星。现在我们用它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师:如果我每次从盒子里摸出一个五星,猜一猜,可能是什么颜色?
生1:红色的, 生2:绿色的。
学生猜测,老师从中拿出红五星,贴在黑板上。
师:再摸一次呢?
生继续猜测,师又摸出一张绿五星,贴上去。
师:最后请小朋友再摸一次?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红色的,摸出红五星,贴上去。
师:哇,猜的真准呀!谁愿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黑板上的五星是一个绿的,一个红的,一个绿的,一个红的。
生2:黑板上是按着红五星,绿五星,红五星,绿五星的顺序排列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种按顺序排列在数学上我们可以叫做按规律排列,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的东西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体验。课的开始就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猜五星的颜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了怜悯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促进了学生主动构建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寻找规律
1、布置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幼儿园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吗?
生:表演节目,做游戏……
师: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那一在,幼儿园往往会装扮一新,小朋友们唱歌,跳舞,做游戏,看,多漂亮的教室呀。(课件播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注意:观察的时候要从上往下按顺序观察)
生1:灯笼
生2:花
师:小朋友发现了很多漂亮的装饰,说的也非常好。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教室里的灯笼是怎么挂的?
生:灯笼是按一个紫、一个红的规律排列的。
谁听明白他说的话了,重复一遍。
生:灯笼是按一个紫、一个红的规律排列的。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往往喜欢说,但不喜欢听,所以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复述别人的回答开始做起,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解读他人的发言,反思自己的观点。]
师:能不能再简单的说一说,灯笼是按什么时候的规律排列的?(放慢语速)
生:灯笼是按照紫红紫红的规律排列的。
师:说话说的真完整。谁再来说一遍。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找规律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在表达式上还是比较零乱、无序的。老师通过放慢语速,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完整,说清楚,既加深“规律”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考方法习惯的培养。]
师:我们看看是不是像这个同学所说的。(播放课件)
如果再接着向下摆,你认为会摆什么颜色的灯笼,说出你的理由。
生:会摆紫色的。因为它是按紫红紫红的规律排列的。
师:说的真不错,非常完整,我们看看电脑是怎么样说的。和小朋友的结果一样。
2、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教室里的彩旗,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彩旗是按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
小朋友说的非常好,找2-3名同学来重复。
师:如果我要再往下挂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把你想的和你同位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想法。
师:小朋友真是了不起,都回答正确,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一下。
[学生鼓掌,一方面是表扬,另一方面也渗透掌声中的规律。]
3、做游戏
师:在这么漂亮的教室过六一儿童节,当然少不了小朋友们的节日了。看,他们玩的多高兴呀!(课件播放)
师: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仔细观察一下,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生交流。
师:谁想把你的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生:有打鼓的。
生: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师:能不能把这句话再简单的说一说。
生:按着男女男女的规律排列的。
师:不错。谁同意他的说法请举手。
师:那么,这个活动的小人应该是男的还是女的?(课件播放)
生:女的。
(课件播放)答案一致。
[教师的活动小人引志了学生和兴趣,特别是变的时候,学生一阵欢呼。]
三、巩固练习
通过小朋友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发现了这么多奇妙的规律,真是了不起,接下来老师要出几个问题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情绪高涨。
1、首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水果,我要把这些水果按一定的规律排一排,仔细看,接下来应该是什么水果?为什么?(播放课件)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难不住大家,下面请看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