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磨课”历程
直观图形表达题意,以帮助学生加工信息,正确地审题、分析和检验,从而使
数学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策略。它是一种具体化的思维策略。
(2)整理信息的策略。通过整理一共400本书,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信息
加工形式对数学问题中的有用条件得以凸显以帮助学生顺利地理解题意。
(3)推理的策略: 分析法、综合法。
(4)制定解题计划: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比较反思的策略:没有反思,学生只能停留在会解题的层面上。运用比较的策略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结构,促进思维的完善,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于思路训练
要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对解题思路作必要的梳理和提炼。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近几年来,一些教师误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可以不讲数量关系。其实不然,如果一个学生搞不清数量关系,就不可能从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只有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情境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关于这一点,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教师经常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谁能完整地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要求运用“根据……可以求出……;要求……需要知道……”的句式表达思路。这些话看似简单,事实上恰恰是教师梳理和提炼解题思路的拐杖,是值得我们继承的话语系统,因为它能帮助学生理清基本解题思路,能让“隐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显性”化。
6、关于习题设计
首先在例题讲解后呈现第1、2题,作为独立练习让学生完成,以巩固和检测学生所学的新知识。“算牦牛壮骨粉的价格” 作为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安排的提升练习,多余信息的数学问题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取”与“舍”的选择中有效解读信息,提炼有用信息提高了他们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连乘与连除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跳出”连除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