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12 12:58:38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根据问题学会收集、分析相关的信息

数据,学会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

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现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

来思考和解决,掌握分析方法,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找中间问题,掌握解答方法。

难点:初步感悟解决此类问题共同的数学模型,理解连除的算理,

掌握解题思路。

 

课前交流

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个个聪明好学,喜欢读书,说说看,你都读过哪些书?跟大家分享分享你读书的快乐。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别看他年龄小,读的书还真不少;同学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

师:读书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

师:的确,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据我了解,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正在山东举行,在我们济宁的曲阜设有分会场,分会场的活动以“感悟儒家文化,营造书香济宁”为主题,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必将掀起又一轮的读书热潮。

师:让我们稍作休息,养精蓄锐,准备上课。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数学问题

 

师:乘着书博会的东风,我们学校准备开展“书香满校园”活动,新购进一批图书,课件出示:

一共有400本书。

师:用你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幅图,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400本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教师板书)

师:你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找到了3条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

师:你会解决吗?

生:400÷2=200(本)

生:2个书架一共有几层?

师:谁来解答?

生:4×2=8(层)

生: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同学们都有一个乐于提问的小脑瓜儿,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平均每层放多少本数”这个问题。

 

二、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能完整地把信息和问题读给大家听吗?

一生读题。

师:还有想读的,读给同桌听,要用心读。

同桌互读。

师:同学们,要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要先求什么呢?认真读题,仔细审题,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再跟小组的伙伴交流交流,咱们比一比,哪组的同学想出的方法多,合作的又愉快,开始吧。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最先把你们的方法与大家交流交流?

生:400÷2=200(本)   200÷4=50(本)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怎么想的吗?要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你先求什么?

生:要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我先求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思路很清晰,讲的也挺好,掌声送给他。哪位同学也是用的这种方法?谁愿意再说一说?

生:要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我先求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看来,你也明白了。同学们,对于这种方法,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大家一起说,说慢一点,我把它写下来。(板书:先求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   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这种方法,你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吗?

生:  400÷2÷4

=200÷4

=50(本)

师:综合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要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我先求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其实,分步计算和综合计算的思路是一样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有的同学迫不及待的想说了,说来说?

生:2×4=8(层)  400÷8=50(人)

师:这种方法,谁看明白了?他是怎么想的呢?

师:还真有知音。

生:要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先求一共有几层,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教师板书:先求一共有几层  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和你的想法一样吗?(一样)你们两人真是心有灵犀呀,其他同学明白了吗?(明白)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同学们了不起,已经想出了两种方法,还有吗?

生:400÷4=100(本)  100÷2=50(本)

师:这种方法很特别,我怎么看不明白呀,你能给大家解释解释吗,让大家听明白。

生:先求两个书架1层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是这样吗?演示:两个书架合成1个书架,两个书架放多少本书,也就是一大层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种很有创意的方法,掌声送给他。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想出了3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真佩服你们。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算出最后的结果,还要学会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能学得更好。现在就请你比较一下这三种方法,他们不同在哪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自己琢磨琢磨,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1:它们的思路不同,第一种方法先求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第二种方法先求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第三种方法一大层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生2:答案一样,都是用两步解决的问题。

师:的确,他们的思路不同,选择的信息就不同,先求的问题自然就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板书: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1)二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馆,一共有144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