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向》教科书第45页的例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辨认上述几个方向,会用上述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创设情境,唤起旧知
1、通过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四面”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这四个方向,并在教室的四个墙面分别贴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T: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吗【板书】,“四面”就是我们上学期认识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在我们的教室里,你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北)面对北面,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我们来复习一下这四个方向,根据老师的口令,小朋友们来转一转。
师:面对西面,快快快。(拍手)生:面对西面,嗨嗨嗨。(拍手)
东 东
南 南
北 北
师:在实际生活中,东、南、西、北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如果我们把这4个方向画在图上,一般应该怎么画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用箭头图板书出“东、南、西、北”。】
2、引导学生说说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八方”的理解,引入新课。[板书:认识方向]
T:那“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是指有八个方向。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方向。 [板书:认识方向]
3、创设情境
师:这是“向阳小学”及周边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图,大家看这是这所学校附近建筑的平面图,美吗?(出示例1图,其中超市、体育场、人民桥和公园图片暂不出现)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教师: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你们看看现在这所学校周围又有许多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课件出示)
(1)认识东北方向
教师:新造了人民桥,新建了公园、体育场,新开了大超市。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
让学生说说理由。(多请几人说)看屏幕,点课件。
指出:这个方向在东面和北面的中间,所以称做东北,习惯上把东说在前。【画出表示东北方向的带箭头的射线并板书:东北】
同桌小朋友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个方向叫“东北”。
(2)认识东南、西南、西北等方向
小组讨论:照这样想,公园、体育场、人民桥又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谁愿意大声地说给全班小朋友听听? 为什么这样想?【在图上画出带箭头的射线并板书:东南、西南、西北】
再看屏幕,点课件。
(3)小结并记忆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几个新方向?
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方向?(先记住北南西东,再……)表扬,这是一种好办法。
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其实是四组相对的方向。北和南相对,西和东相对,那么,东北就和( )相对,西北就和( )相对。利用相对的方向来记忆,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闭上眼睛,把这八个方向记一记!
(4)疑问:老师发现图上有9个地方,那为什么只有8个方向呢?(一个是中心点)师:刚才我们以学校为中心,说了这些建筑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就是把学校作为参照物。 【板书:参照物】
提问:能不能换一种参照物,说一说它们的方向关系呢?
先在小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5)提问:少年宫在汽车站的哪面?点课件少年宫在电影院的哪面?学生回答。
师:少年宫的位置没变,怎么一会儿在东南面,一会儿在西北面呢?
结合学生回答,师指出: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方向也不同。
2、游戏。
小朋友们表现真棒,老师带你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二合一”,示范:一指东,二指南,二合一(两手中间合拢击掌)是东南。
带领全班一起做。
3、认识指南针(“试一试”)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指南针)
谈话: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在古代称为“司南”。
(2)让学生观察指南针,有两根指针。
师:小朋友们,指南针很神奇,不管你怎样转动它,静止后它的指针红色一端始终指向北方,你能填出其余七个方向吗?
学生完成P45“试一试”填方向。师巡视,提醒:想一想,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填比较准确、方便?
(3)汇报:你刚才是怎样填的?
表扬:想得真好,我们先根据北确定南、西、东,再填出介于两者之间的四个新方向。
三、巩固应用,内化新知
1、制作方向板(“想想做做”第3题)
(1)制作的方向板。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方向板。把正方形白纸对折成3次,打开,用直尺画上箭头线, 再写出8个方向。
(2)利用方向板说说教室的各个方向。
提问:可以怎样运用方向板来确定方向?
方法:先把方向板放平,老师面对的是南面,就把方向板的“南”字对齐教室的南面,看着方向板指一指教室的各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