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6-30 09:10:07

二、试卷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双基。这是本次试卷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从上面的得分率也不难看出。整份试卷除附加题(其实也不太难)外,基本没有太大难度的题,且紧扣教材,如第5(3分),10(3分),14(3)(6分),17(8分),20(12分)等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原题;18、19题共22分,却相当基础,容易得分。第21题是一道“坡度”很好的题,(1)(2)问容易得分,第(3)问却让不少同学费了点神(也有不少同学用算术方法得出了结果。附加题的得分率尽管不高,但考后不少学生经提示、讨论、点拔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一个分段函数的应用题。从平时师生教与学的角度看,本试卷解决了以往新课教学要求一般而中考要求又较高之间的矛盾,同时卷中能力题型(7、13、17、19、21、附加题等)的多次出现,对实施数学素质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既有利于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也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减负。
2、抓住新课标的特点,重点内容重点考查,难点内容化难为易,分散考查。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重难点内容把握得很有分寸。整份试卷中一次函数、数据的描述、全等△,轴对称、整式的分值分别为47、18、15、21、27分,其中一次函数是初中生(以往初三才学,学生也甚感有难度)一直害怕的内容,但因为是重点内容,不得不考,故分散在各种题型中:填空、单选、多选、应用题。特别是附加题,有不少考生分析出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函数应用题,喜不自禁,先有兴趣,再有信心,对整份试卷的得分更有把握了(我班有两位满分,100分以上24位同学)。而其它内容,如整式、轴对称(含等腰△)、全等△在初中数学中也属重点内容,卷上考查的内容比例、分值大小和层次要求都有明显体现。
3、试题形式多样,渗透数学思想,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注意对新课程教学的导向性。
(1)通过识图来解答计算题或应用题。这是本次试卷的亮点题之一。卷中第4、6、7、11、12、13、16、19、21题都要识图。尤其是第13题,不仅要将X=2,Y=2代入直线解析式检验,还须通过识图判断图象所经象限来判断选项,不识图很易错选成“C”;第19题,不读图便做不出答案;第21题第③问读懂了图,其义自现。这类题都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要求考生能对实际的具体问题进行独立分析,考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同时渗透。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画图来解答问题是本卷的亮点题之二。象14(3),没有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的图形的透彻理解就无法画出帮助理解成(a-b)2=a2-2ab+b2的图形来;第17题,理解了点到点、点到线的最短距离以及对称的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第18题画出两条直线的大致草图对求△的面积有很大的帮助。这类题对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并不高,但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并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将实际背景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建模)这一点也体现在附加题上,然后用所学知识画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因答案要求不高,为考生节省时间去解答其他考题。这类考题引导我们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而学得知识,从而学会分析,学会学习,加强画图能力的培养。
三、与去年期末考试题的异同:
①题型基本保持末变,画图题相对多些。另外,今年增加了“多选题”(代数、几何各一道),正好与中考题接轨。附加题减少一道,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
②计算要求都不繁,但今年题目的思维量大些。
③仍旧以课本试题为源泉,送分题送到位;同时吸取其他地区中考的精典题,让考生既长见识,又增长能力。总之,今年的试卷比去年同期的试卷更好,更成功(我们考前对去年的卷子训练过。)
四、学生答题中的失误:
①审题不清。审题是考生答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每次考试都有不少考生因审题失误而失分。如第8题因审题模糊而出现(n+1)(n-1)+1=n2的答案;第13题审题不清误选“C”;突出表现在多选题上,模棱两可的考生很多。
②计算能力不到位。第14题共18分,其中计算题6分,失分的考生不少。
③常见的概念模糊,形成错误的定势而失误。如:因式分解、计算、解方程三类题,不少考生因式分解后又去计算出来;解方程出现做计算题时“连等”的情形。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提高“警惕”,做有心人。
④逻辑推理能力有待训练和提高,表现在第20,21题中,做题过程不能做到步步有据,过程严密,无形地被扣掉少量分值。
⑤数学语言的运用有待加强和提高。初中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阶段,也是打好这一基础的好时机,平时必须有意识地注重口头、书面语的培养,特别是关键字、词,专用术语尤其要用准确,否则会象第18题一样无形地被扣掉分值。
总之,每一次的试卷分析都能使我们的下一次命题更完善。尽管“没有最完善,只有更完善”,但我们会不断地努力在“理想”与“现实”中更好地找到平衡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试卷分析之五
  本次考试数学命题,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来进行。注重对“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关注学生发展,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要求,使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素质教育;注重数学核心内容和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加大应用题的考查力度。能立足考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设计应用题;关注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突出教育价值,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保证基本类型试题的基础上,全面设计各种类型的开放题,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规定的课时保持一致,试题考查知识中直接应用的题目所占比例约为60%,尤其是通过“开放性问题”与“应用性问题”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能从学生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选用考生熟悉的形式陈述题目,形式新颖,激发考生对考试的参与意识。整份试卷无繁、难、偏、旧的题目,不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试卷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平均分为57.01,及格率为43.7%,优秀率为27.3%,最高分为110分。最低分12分。下面从及格率、优秀率、存在问题几方面分析如下:
  第一题及格率90%,优秀率80%。其中第7题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最高分数的理解不深造成错误;第二题及格率85%,优秀率78%。其中第11题、第16题错误较多,说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第三题及格率80%,优秀率65%。主要问题22小题学生证明过程书写不规范,逻辑关系混乱,说明几何训练在教学中有所忽视。24小题要求学生说理,有些同学说理不是以概念为依据而是乱写一通不得要领,说明概念教学仍不能忽视。26、27小题是开放题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问题多,有31%的学生不知如何做,这说明开放性、操作性习题的训练仍是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