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教研评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28 09:06:22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第5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的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图形与坐标”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作为第一二学段“图形与位置”的发展,本节课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它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而且也为学生今后从坐标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也为后续的一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教材的处理
  学生对于确定物体位置有了一定认知,所以我在处理本节课的4种确定位置的方法中,打破了教材的安排顺序,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依次出现有序数对、经纬线定位法、区域定位法、方位角和距离这4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身边的数学,以及数学的方法、数学的思想在生活中应用,充分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现实情景,使学生体会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和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归纳出确定位置的条件与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运用有序数对、方向角和距离确定位置.
  难点:选择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积极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材料辅助教学.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让我们重温建国50周年的国庆大阅兵(播放录像).播放录像后,教师在学生“啧啧称奇”的氛围中现场采访学生,让学生谈谈感受,同时教师指出阅兵队伍横成线、竖成线、斜成线,他们走出了他国部队无法完成的横排人数最多的队列.因为训练时每位士兵都可以找出自己的确定位置,指挥员可以根据每位士兵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整齐的队伍不仅需要设计者的精心安排,更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团结协作,今天就让我们师生共同协作,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这样的情景引入自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指出了生活中确定位置的重要性,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2.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教师提问:请学生谈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确定位置,预计学生会谈出电影院中找自己的位置,教室中的坐位,地图找位置等内容——教师顺势引出电影院的场景.(多媒体演示.)
  教师介绍有序数对的写法,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在明确知识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议一议: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坐位要几个数据?为什么?
  预计学生的答案有两种,在同一平面内需要两个数据,在多层电影院内还需要一个数据确定层.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而且还使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平面,更可使学生思维拓展到空间,为今后学生的发展空间图形做好准备.]
  在前面知识的认知过程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教室中,请学生用有序数对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坐位.(我们知道有序数对的使用必须建立在完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前面学习认知的基础上,学生立刻会回答出自己的坐位,教师追问这样的回答你是否同意,在得到不确定回答后,自然地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在小组讨论基本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
  在学生充分展示后,师生共同约定从前往后数为第一排、第二排……依此类推,从左往右靠墙那列为第一列、第二列……依此类推,并且排在前,列在后,然后我们再来表示自己的坐位.
  教师可以适时提问:班长的坐位,你的好朋友的坐位等,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然回顾、大胆尝试、主动探究,初步形成对新知识的认知,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我构建、自我生成,从而达到优化认知结构的目的,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师适时提出,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还有其他方法吗?
  在学生举例回答后,教师演示多媒体介绍经线、纬线以及利用经线和纬线找北京的位置,利用多媒体演示陕西省的部分地图,请学生说出商州、汉中的经纬度,然后再说出西安经纬度的猜想.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通过观看微机演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形成合理的表述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想像、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现实性,以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至此,师生共同完成所要探究的4种方法中的2种,为了顺利进行区域定位法的探究,教师应以所在学校为现实背景,请学生假设有一名外地同学要来我校参观,他该怎样从火车站来呢?请学生再次在小组讨论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预计学生会出现以下方法:1.乘坐出租车.2.找学校附近著名的建筑,以此为参照物找学校.3.用电话查询,告知位置后再找学校……
  师生共同总结由市——区——街——号,由大到小的方式确定物体位置,为后续的区域定位法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学生明确把大城市分为不同区域的作用后,将学生引入哈尔滨市的著名景区——太阳岛.(问题:水阁云天所在的区域.)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空间,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确定位置的第三种方法—区域定位法,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美育教育.]
  在下一环节中,师生共同设想,我们已经到了水阁云天这一景点,想去太阳石这一标志性景点看看,现已知道太阳石在水阁云天的西南方向,你能确定它的位置吗?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请学生利用材料一,找出太阳石的位置,从而得出这种极坐标的思想:用方向角加距离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师生共同总结这种方法确定物体位置需要注意的条件.(材料一.)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巩固知识的同时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并在给学生设置充分发挥的空间兼顾全体学生的同时,分散了难点.]
  至此,本节所要探究的4种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在丰富的现实环境中,学生充分掌握,进入下一环节.
  3.实践应用升华新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岛示意图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材料二中,完成太阳岛示意图.
  材料二:请根据下列提示,完成太阳岛示意图.
  (1)从江南渡船,轮渡口位于(2,1).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