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3 10:02:25

一、教学目标:

1. 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2. 学习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3.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5. 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三.教具、学具

  保鲜袋、尺子、皮筋、鼓、音叉、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问题生成。

  1.播放“春天在哪里”的视频,但没有声音,请同学们谈谈观后感。

2.播放相同的、但有声音的视频,再请同学们谈谈观后感。

3.师:相同的画面,大家感受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生:第二段有声音。

关于声音,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呢?(生畅所欲言)师:非常好,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除了用眼睛看外,声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重要的方式。今天我们一起到奇妙的声音王国遨游一番。(板书课题)   声音的产生

(二)、动手实验、探究新知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保鲜袋,问:你能想各种办法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吗?

1)学生自行制造声音。

2)学生汇报各种方法。

(搓保鲜袋、拉平放在唇间吹奏、放在桌上使劲摩擦、吹足气后钻一个小孔放气、吹足气后再用指头弹击、敲击桌面、来回绷紧袋子、吹足气后系紧再挤破、风吹、放个豆子在吹气的袋子里晃……
 

  让学生进行一场比赛: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看谁能发出更多种声音。并观察发音物体有什么特点?     

讨论:同学们用了很多种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不同的声音,你们能不能大胆猜测一下,物体发出声音到底与什么有关?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发出声音时都有这个现象?接下来就让我们自己动手去证实一下

(三)利用材料、实验验证

1.师:下面,我们就来做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与不发声时相比有什么不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