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妈妈的歌》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8 18:41:20

小学音乐《妈妈的歌》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小学音乐《妈妈的歌》教学设计及实录

 

 教 学 设 计

 

学科

音 乐

年级

课题

妈妈的歌

设计者

陆学文

课时

一课时

核心

问题

对学生进行爱心、亲情教育,使之感悟爱,理解爱,体验爱,并能深情地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核心知识

结尾乐句的音准和整首歌曲的情感。

关键技能

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深情地表演。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积极表现的能力。

教学结构

教学活动和程序

组织与指导的策略

学生表现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学唱

 

 

 

 

延伸

 

一、组织教学

二、爱的感悟—课堂引入

1、初听歌曲《天亮了》,并说说听后的感受。

2、组织学生再听歌曲,了解背景故事。

 

三、爱的体验—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导入,初听歌曲。

2、组织学生再听歌曲,简单律动。

3、组织学生学习难点乐句。

4、组织学生学唱歌曲。

5、歌表演。

四、爱的升华——欣赏歌曲《鲁冰花》

1、组织学生初听歌曲《鲁冰花》

2、师小结。

 

 

 

 

初听歌曲《天亮了》

 

再听歌曲并轻声跟唱

 

 

 

认真聆听歌曲。

看大屏幕轻轻地跟唱歌曲,简单律动。

学唱难点乐句。

 

轻声跟琴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认真地聆听歌曲《鲁冰花》

 

通过爱的歌曲,形象的画面和真实感人的故事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挖掘歌曲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体验爱、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通过不同方式的聆听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并巧妙地解决了歌曲难点,给学生创设表现的舞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表演歌曲。

 

 

通过同类型情绪歌曲的欣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再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