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第十三课 《小乐手》教案 湘版音乐教材
湘版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十三课 《小乐手》教案
刘家冲希望小学 田华
[教材分析]
《小乐手》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做一做,敲一敲》的延续,属于集探索、创作、表现于一体的综合型音乐课。教学内容由两 个部分组成:(1)“做一做、敲一敲、听一听”旨在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简单的打击乐器,认识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四种打击乐器;(2)学会演唱《蒙古小夜曲》,并能使用自制或教师提供的打击乐器参与伴奏。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的节奏乐器。
3、能学会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能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在自制或演奏打击乐器中,体验探索和创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师:三角铁、舞板、蛙鸣筒、串铃、歌单、课件
生:竹板、勺子、钥匙、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粉刷匠》(放课件)
师:听,美妙的音乐响起了,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二、引导表现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小礼物呢,那是一些非常有趣的打击乐器,让我们来敲一敲、打一打,做一回快乐的小乐手,好吗?
1、听一听、辨一辨
师: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这些节奏乐器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分别出示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及相应图片,介绍名称)
师: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听起来像什么?
(分别示范演奏这些乐器,让学生仔细听辨音色)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模仿它们的声音。
(分别出示节奏谱,学习节奏及演奏方法)
师: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做一个问答游戏
(以教师问×× ××在唱歌,学生读节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4条节奏)
2、唱一唱、奏一奏
师:学习了方法,老师要来考一考你们了,请你们拿起手中的乐器为我们熟悉的歌曲伴奏,看谁表现最棒,成为最佳小乐手!
(分别用4种乐器为歌曲《粉刷匠》伴奏,每组评选一个最佳小乐手,发给小奖品)
师:请各小组的同学们商量一下,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乐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再来一次。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为歌曲伴奏,评选最佳小组)
三、鼓励表现
1、听故事、学歌词
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休息一下。
(师边讲羊妈妈和小羊的故事,边穿插打节奏乐器,读歌词)
2、听范唱,看表演
师:老师刚才讲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蒙古小夜曲》,我们来听一听这首美妙动听的民歌。
(听课件范唱,看老师的歌表演)
3、再听范唱,用la模唱
4、师生合作接龙 唱
5、歌表演
6、歌曲伴奏
(全班一起照歌谱为歌曲伴奏,请最佳小乐手上台演奏)
四、创造表现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师:同学们表演得非常棒,可老师的乐器不够了,怎么办呢?原来同学们也找来了很多的“乐器”,请你们仔细地找一找,它们都是什么乐器。
2、个别展示,奖励发现
师:谁发现了舞板?谁发现了串铃?谁发现了蛙鸣筒?谁又发现了三角铁?你们不仅是很棒的小乐手,还是会发明创造的小乐手呢,真棒!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