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音乐教材单元重难点解读 三年级备课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10 07:52:48

重点练唱:

2  3  5  6  1  1  6 |

在      眼      前  哪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

三、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1.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2.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3.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

   4.评价小结。

 四、猜谜语活动

  1、各人把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2、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3、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5、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6、教学小结。

第六册第四课《我是小音乐家》

实验二小叶嫣

[年级]  小学三年级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 ”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们尽情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最后再现了第三乐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在音乐知识技能上,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初步表现节奏、强弱、速度、音高等音乐要素,所以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以学习歌曲为基础、以感受旋律线条贯穿全课,以此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从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激发学生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大胆表演及乐器模仿演奏。

3、让学生简单了解弱起小节和歌词中唱到的伦敦、柏林、巴黎,吉他、提琴、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听、唱、演等形式感受歌曲情绪,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教学难点]:用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下刮奏表现快速下楼、滑梯…..上刮奏表现上台阶、爬杆……)。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2、 师:音乐中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能使我们自然的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那么在下面的一段音乐中,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着我们翻越山峰、再上台阶。

播放音乐片断,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

 

(教学意图:初步感受音乐中旋律起伏的特点,为歌曲的学习作铺垫)

 

二、  学唱歌曲

1、 师:同学们真的太棒了,一招一式都带有音乐家的风范,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你们当中肯定会产生出类拔萃的音乐家,一首美国歌曲《我是小音乐家》送给所有心中有音乐梦想的孩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