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音乐教材单元重难点解读 三年级备课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10 07:52:48

11、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

12、 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3、    师:这三段歌词除了每一段演唱的城市及演奏的乐器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有区别?(“砰砰砰”之前的衬词不一样)

指导勃隆、地隆、嘟隆的发音。

14、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15、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16、  表演歌曲

   师:让我们来做一回小音乐家,把《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进行完整的表演。

(教学意图:学生在欣赏了乐曲之后,对速度、情绪、力度等音乐要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表现歌曲的能力也会更加突出。)

   随歌曲走出音乐教室。

匈 牙 利 舞 蹈    

     实验二小  叶 嫣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带领学生听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使他们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引导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律动参与、编配歌词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通过分段聆听,辅以声势和肢体动作,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匈牙利这个国家的风情,认识舞曲概念以及匈牙利舞曲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引导他们初步分辨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体会音乐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记忆乐曲的主题。感受匈牙利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

教学难点:

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学生对乐曲结果的聆听与分辨。

教学方法:

整节课的听赏程序师:整体聆听——分段赏析——整体复听。在初次整体聆听时,让学生提出需要知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分段赏析过程中,利用聆听、分析音乐要素、演唱音乐主题、分辨乐句、配声势、肢体参与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思维,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在最后的整体聆听环节中,分辨乐曲的三部曲式,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最后,找到课前预设问题的答案,加深对本曲的感受和记忆,最终让学生在发展音乐听觉思维方面和感受理解音乐方面有所收获。

教学用具:

      幻灯片、多媒体设备、钢琴、彩色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性目标:以聊天的方式自然导入对作品的初次完整视听,初步感受乐曲的整体情绪,要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音乐。(讨论:听音乐会应该注意什么?)

1、观看乐曲的演奏录像(视、听结合增强对音乐的感受)

提问:你们听过音乐会吗,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庭音乐会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过渡语:你们真是合格的小观众!老师还要补充一点,每个节目演出结束的时候,要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演员的尊敬。今天老师就请你们观看一段音乐会的录像。(播放视频:《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2、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

提问:(当音乐结束时,引导学生鼓掌)你们真是文明的小观众!哎!关于这首乐曲,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

过渡语:噢,你们想知道这些啊,老实话也想问你们一些问题,咱们看那看都有哪些问题呢。(出示问题,教师读)最后,老师还想听听你们能不能唱出一段乐曲的主题呢?

   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世界名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二、分段欣赏

阶段目标:通过随乐曲做声势,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视唱旋律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旋律,体会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

(一)聆听第一部分

1、听第一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并演唱主题)

过渡语:咱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看看你们能不能听出它是什么情绪的?(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听后指名学生回答。)

过渡语:同学们对音乐的感受很准确,这段旋律的情绪是热烈、奔放的。(出示幻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

学生可能回答:音乐快,有力量等。

过渡语:除了音乐的速度快。力度强之外,在旋律上还很有特点,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段旋律开始的部分,老师先弹一遍,你们看着谱子熟悉一下旋律。(教师出示乐谱A段a并弹奏一遍)。

学生看谱听老师弹奏。

过渡语:(教师提示#5,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及演唱要求)同学们,你们都看清了吧?现在老师把速度放慢,请你们跟着老师的琴,手打着节拍,用“啦”来小声地唱一遍。请注意坐姿。

学生视唱,老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5的准确性;十六分音符的时值的平均性。

过渡语:现在,我们把这个主题完整地唱一遍,能唱唱名的同学就用唱名唱,不能唱唱名的还用“啦”唱。(如果再有问题,老师还要纠正。)

提问:(出示没有附点的音符的旋律)现在,咱们用同样的速度来唱一唱这条旋律,跟上面那条旋律比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为什么?

学生视唱并回答。

过渡语:是这样吗?我也来试试……(老师打着拍子唱,先唱没有附点的旋律,再唱有附点的旋律。)嘿!是不一样!老师感觉加了附点的旋律,音乐有一种向前推动的感觉,像划船似地,咱们用这个动作体验一下。(学生在老师的伴奏下做动作体验音乐的情绪)这回我们身体坐直,把眉毛竖起来,喉咙打开,把声音放出来,用歌声来表现热烈奔放的情绪。

2、听第二主题(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过渡语:下面这段音乐情绪要比刚才的旋律更加热烈奔放了,你能听出为什么吗?(不让学生看乐谱)

学生欣赏第二主题并可能回答:音高了,音重了等。

过渡语:以上我们欣赏的就是乐曲的第一部分的两个部分的主题,现在请同学们完整的欣赏第一部分。注意,听的时候,看老师做了什么?(老师随音乐按固定声势拍手,当速度变化的时候停止声势,只用点手心的方式随音乐节拍点手。)

提问:我是整段乐曲都拍手吗?当音乐发生什么变化的时候。老师不拍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