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7 07:44:40
谈谈自己过年的体会,并交流收集的资料
 情感驱动策略
 
二、听赏《新春乐》
1、初次听赏 指导听赏:
(1)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过年的气氛和现实生活中过年的气氛是一样的吗?
(2) 乐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3) 乐曲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聆听后讨论回答


 审美感知、音乐思维训练策略

 录音
2、熟悉主题旋律 板书分别出示P5旋律图形谱,主题1和2 看图形谱视唱
 技能训练策略、听记法 
3、再次欣赏音乐
   要求听辨并找出乐曲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并进行对比,感受两个主题表达的不同情绪、情景以及抒发的不同情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经理来体验乐曲表达的意境 (1) 谈谈对这两个主题所表现的情景的感受,说出自己对“新春佳节”的独特感受。
(2) 讨论完成P8(4)练习题 比较性策略、情感渗透策略、情感联想法 录音
三、谈谈西方人的“过年”导入欣赏《春之声圆舞曲》 

  三、拓展活动
 1、启发学生谈谈西方“过年”的习俗
2、简要介绍西方关于“春”和“年”的不同理解和庆祝形式
3、引导听赏感受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1)哪些乐曲表现“春姑娘”活泼可爱的形象
(2)哪些乐曲表现“春姑娘”充满活力的形象?
(3)歌曲演唱形式?音色特点?
介绍“女高音”清澈、明亮、华丽的音色特点

4、指导唱唱P3主题旋律图形谱
5、复听全曲
(1)介绍回旋曲式特点


(2)、提出复听要求 事先收集一些有关西方“过年”的习俗的资料进行交流。


聆听后讨论(也可边看P3歌词旋律图形谱边听赏) 

感受女高音的音色,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出来 

全体视唱主题


理解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和其他旋律之间的关系
看P8图片和问题边欣赏边思考想象,表达对美好春天的想象和赞美。 情感驱动策略、

 音乐风格联想法 


认知技能法

视唱法


认知技能分析法

音乐风格联想法

录音
 西方的“新年音乐会”上庆祝新年的音乐多用谁的作品?用什么乐器、乐队表现?(越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波尔卡”,管铉乐队演奏。)
    中国民间(尤其是北方)庆祝新年的音乐大多数用什么的乐器?(锣鼓、唢呐等打击、吹管乐器为主) 感受两者的差异,初步体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 比较法、音乐风格联想法

 
四、总结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上网了解中西方不同“过年”的文化背景  课堂教学延伸法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演唱《春天的歌》
教学目标: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唱歌曲《春天的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天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景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
(二) 知识与技能:
1、能以比较连贯的气息、明亮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背唱《春天的歌》。
2、能为乐曲作简单的打击乐器伴奏
(三)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即兴舞蹈表演法导入主题学习。
2、 指导性视唱法与听唱法组合运用学习歌曲。
3、 讲解法、认知技能策略、各感官参与学习策略、实践感知策略等进行歌曲处理。
4、 情境激励策略、审美感悟等方法激发创造活动。
教学重点:明亮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背唱《春天的歌》。
教学难点:能以比较连贯的气息、明亮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背唱《春天的歌》。
教学时间:2006、2、17
教学准备:钢琴  板书  磁带  音响、打击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媒体使用
一、 即兴舞蹈导入 启发结合上一节课的欣赏《春之声圆舞曲》即兴表现
  
想象春天的景色,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再用语言表述对春天的赞美。感受春天的美丽。 情感驱动法 录音
二、 学唱歌曲《春天的歌》 1、 视唱乐曲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示范表演唱

4、指导按三拍子规律歌唱,注意弱起节奏的唱法 看谱视唱,并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先拍节奏,再填词朗读
欣赏感受歌曲歌曲的情绪,并了解其风格
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小声唱出旋律 指导性视唱法与听唱法组合运用 


录音伴奏
三、 歌曲处理
1重点、难点训练
 (1)讲解“换气记号”,指导学生运用连贯的气息视唱曲调
(2)将歌曲中出现的四度、五度的中跳和一字多音的地方拿出来单独练习
 

学习模仿掌握“换气记号”

视唱练习,注意音准
在视唱中不要混淆一字多音和一字一音的区别 讲解法、认知技能策略
各感官参与学习策略
实践感知策略  
歌曲处理
2情感表现歌唱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根据歌词描绘的不同的“春色”和景物,按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处理歌曲。 
演唱要富有情感,轻快活泼,表现出3/4拍特有的节拍韵律。
可以用断连对比、强弱对比以及速度对比等等。 情境激励策略


审美感悟策略 录音
四、 活动与创造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阴德节奏型来为乐曲伴奏 
要求为歌曲编配适当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伴奏 审美创造策略 录音
五、 总结 引导讲评 自我评价表演情况 审美感悟与审美升华策略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演唱,体验杜鹃清脆的鸣叫声中送来的春的气息,感受歌曲描写的活泼可爱的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
(二)知识与技能:
用活泼的情绪、断连对比的方法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三)过程与方法:
      1、运用发声练习的技能训练法为歌曲复习演唱作铺垫。
      2、运用唱唱、谈谈、说说、再唱唱,审美体验的过程方法培养演唱技能。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用师生合作法学习难点。
      4、激励学生各感官参与活动,表现歌曲情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