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祖国像妈妈一样》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7 08:13:17
●教学过程:
1.提前分配任务  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各自在课前收集二胡、高胡、京胡、中胡、板胡及刘天华的简介资料及音响片段。
2.学生上台操作  老师首先揭示课题——介绍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再请出各小组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有实物展示更好。①说二胡。穿插欣赏《赛马》:初听,寻找二胡表现的马蹄声和嘶鸣声,感受二胡的魅力;复听,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场景。②说刘天华,欣赏其代表作《空山鸟语》。说高胡,放演奏片段。③分析二胡的音色特点及不可替代的表现作用。④介绍作曲大师刘天华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⑤介绍拉弦乐器组其他乐器。包括名称、音色特点,在乐器组中的作用等等。(说中胡,说京胡,说板胡,可放演奏片段。)
3.教师总结成败   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对表现大胆自信以及准备充分的小组给予表扬。
●二胡独奏曲〈赛马〉资料介绍:
    二胡独奏曲。黄海怀曲,系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中的新作品。乐曲描写内蒙人民在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结构是常见的有再现的单三段体。
  第一段音乐性格热烈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音型宽紧相间,以刻画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
  内蒙民歌《红旗》是乐曲的第二段,曲调兴奋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其中前半部分节奏轻快活泼,音乐富有动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主题旋律,而二胡巧妙地用手指拨动内弦,奏出跳跃的分解和弦,两者生动的结合,妙趣横生。尾部作了扩充形成高潮后,以渐慢的速度引出二胡的华彩乐段。华彩乐段的音调高亢舒展,运用小三度颤音,富有内蒙“长调”和马头琴的表演风格特征,充满激情、富有特色的旋律,把人们引入辽阔草原的意境。
  最后,再现第一段主题,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
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资料介绍:刘天华曲。初稿完成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乐曲标题采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空山不见人”之意。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的啁啾声。
作者刘天华通过音乐记述外界现象时,并非采用自然主义的态度,而是深深渗透了自己的感情。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令人神往。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作曲家刘天华生平事迹与主要作品:刘天华先生,江苏江阴人,刘半农之弟。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只有三十七岁。但是,他在这三十七年里,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他被公为我国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还曾先后学习过铜管乐、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刘天华出生的年代,正好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所以,在刘天华先生的思想里就体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一种科学进步的精神。比如他民族精神的体现,对音乐究竟怎么看,当时他就讲,你穿皮鞋也可以走路,当然,中国人当时不可能每个人都穿皮鞋,那么,穿草鞋也可以走路;又说,吃西餐很好,但实际上当时中国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吃得起西餐,那么,窝窝头也能充饥,也就是说他的音乐思想是一种平民的思想。他是考虑到音乐要普及,要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同时,他在文章里极力反对,就是说不同意把音乐就培养几个高级吹鼓手,只为少数人欣赏。也就说他认为音乐是为一定的人、一定的阶层服务的。他在音乐上的这种思想和当时五四时期在文学上的平民文学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虽然,当时这种“平民文学”思想和我们现在的认识是不完全一致的,可是在当时来讲,这种“平民文学”思想也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的进步意义和民主性的。
  另外,他还主张音乐是有社会功能的,他不同意当时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艺术是高尚的、清高的、独立的,不强调它们与社会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刘天华一开始就主张音乐是能够启发人的灵魂的艺术。认为音乐是代表一个人的思想的。而且作为一个民族,他说必须要有一种振奋和唤醒这个民族的音乐。所以,从这点来讲,我们觉得刘天华的音乐,他不墨守于继承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在探索革新。刘天华先生的艺术思想跟他所处的时代,所受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时期民主、进步、科学思想的影响,是很有关系的。
他的一生,创作了三首琵琶曲和十首二胡曲。他这十首二胡曲都是有标题的,是在不同的时期来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下产生的,应该说他这些作品是代表着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要求进步、要求变革的那种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特别是他的十首二胡作品。他的二胡作品是建立在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上的,其特点就是巧妙地吸收了西方音乐某些作曲技法与演奏技巧,成功地表现了他所处时代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要求。而在这个同时,也表现了刘天华他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十首二胡作品,应该说旋律都是新颖生动的,手法很简朴,但是个性是非常鲜明、动人的。我们现在把刘天华的十首二胡作品,根据所表现的意境,把它分作三个大的类别。
      第一种类型是以《病中吟》为代表的,包括《苦闷之讴》、《悲歌》和《独弦操》,表现知识分子内心苦闷彷徨、愤懑与挣扎,充满矛盾心理的作品。《光明行》是表现另一种精神境界的作品,它的旋律刚健有力、感愤而向上,表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光明前途充满信心的美好情感。第二种类型:《良宵》、《空山鸟语》和《烛影摇红》属于轻松娱悦的乐曲。这类作品或优美流畅、情调基本上是明快而清新的。《空山鸟语》就是描述了空山幽谷中百鸟啼啭、欢乐争鸣的自然景观及其过程,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真实愿望和渴望自由的精神寄托。第三种类型的乐曲包括《月夜》和《闲居吟》,它们在情调上介乎前两种类型乐曲之间。通过借景抒情和以情喻意的表现手法,以优美曲折的旋律、徐缓自由而富于变化的节奏律动,表现作者热爱生活和内心渴望获得慰藉的不平静。
漫游“音乐迷宫”
●教学内容:以“走迷宫”的游戏方式,进行视唱、节奏拍击、辨认乐器等音乐活动,对本书已经学习的音乐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
●教学重难点:教师对小组合作形式的辅导和鼓励评价,学生对以往音乐知识的回忆与运用。
●教学过程:
a.提前画迷宫  上课前,老师在黑板上弯弯曲曲地随意画几笔,标上“入口、出口”及4个站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