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
后附反思
新课堂 新收获
——执教品德与社会课《夸爸爸赞妈妈》的收获与反思
北斗小学 李敏
我当时在选取此课题时,是深刻地感受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对父母、长辈们的关心和爱护熟视无睹,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体验感受不够。因此,希望通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使活动成为家长与子女情感沟通的桥梁,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家长、关爱他人的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家长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增进家长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家校联系。同时我也将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尽可能的隐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了解父母、理解父母、欣赏父母、关爱父母,并心存感激,从而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我的两次试教后,校主管领导、教科室主任以及课题教研小组成员对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也向参与上课的家长和学生都进行了意见征求询问。在共同研究后对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次再设计。例如,一、游戏和课件的背景音乐无法引起学生与家长的共鸣,应予改动;二、对学生和家长的言行洞察不够,使学生与家长的课堂主体性不能很好体现;三、在导入部分,课件展示亲子图片时,为加强学生的亲切感,宜改用学生自己与父母的合影等等。
经过在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在全校进行了一次公开教学后,到会听课的省教厅思教处谢科长、省教研室钟处长、以及市教研室、区教研室的专家学者再次对本课教学设计及教师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例如:一、学生与家长的座位安排不适合亲子交流,应予调换;二、在活动过程中,应及时抓住细节,适当贯穿合理的社会知识点,如,一学生谈到爸爸身体很结实,是因为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