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学校解决问题——学校水池修建方案设计课教案
我帮学校解决问题
——学校水池修建方案设计课教案
雷 刚
宜宾县双谊乡花古小学校
联系电话:13890933978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是为学校设计一个水池的修建方案解决学校用水难的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课前调查学校的用水情况来估算水池建多大才合理,然后自主选择建水池的位置、形状,进而确定水池的占地面积和高度。其间要用到调查统计、估算、长方体、圆柱体的占面积和体积等知识。适用于六年级在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后教学。《数学教学大纲》在六年级教学要求中指出:“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除了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处理数据、信息的方法为后面复习简单的统计知识作铺垫,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训练外,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系统地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知识后,能综合利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对生活中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进一步体验到原来知识来自于生活,而且能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知识的用处,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由于学生对于修建方面的亲身体验不够丰富,因此,把几何知识与具体的修建方案结合起来,让知识还原于生活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选择
为完成本次实践活动与应用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主要采用以下教法:1、始终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沟通生活数学知识的联系,如:在讨论水池的大小时,教师则提问:我们所指的水池的大小从数学的角度看称为水池的什么?又如:在计算建水池所需相关数据时让学生先编成数学应用题再来解答。
2、为更好指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设立信息咨询台,学生可自由到咨询台向教师询问相关信息。
3、为学生提供学校布局图,让学生能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思考问题。
三、学法安排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本课从学生自身极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小组围绕一个目标讨论等方式去主动探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体验。
四、教学程序
1、导入: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着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
我校正处于修建时期,用于供水的水池被拆掉,学生打扫卫生、洗手都要从较远的地方抬水到学校才行,用水很不方便。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首先提问:同学们,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你觉得最不方便的是什么?你愿意为解决学校用水问题出出主意吗?从而引起学生们思想上的共鸣,产生参与活动的需求。
2、集体自由式的讨论,在和谐、平等的活动气氛讨论策略。
在确定好用建水池的方法解决用水难的问题后, 我接着设计了“你说我说”这一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自由式讨论活动,探讨修建水池应考虑水池的大小、位置、形状,使每位学生既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发表观点,又能吸收别的同学正确的,更好的观点,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对考虑水池大小这一问题的讨论,渗入了调查、统计和估算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白:水池不能过大,既占面积又浪费建筑材料,也不能过小,要通过自己正确的估计来确定水池的大小。
3、设计方案:
1分组。只有意见一致,目标一致的人一起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因此我根据学生在水池的大小、位置、形状的确定上接近或相同的情况让学生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并为小组起名增强小组凝聚力,让学生在小组内推荐组长、记录员,以保证合作能得以有效、顺利的开展。
2创设问题情景。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各学习小组成立后,教师则可创设情景:经过同学们一番讨论,看来修一个水池给学校供水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去请建筑工人来施工了呢?我们还要作哪些考虑,需要用到哪些知识?你们能把它编成数学应用题吗?
4、评价激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心理学认为及时恰当的评价能指导学生的目标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组合作拟定好修建方案后,让各小组介绍方案,学生共同评选优秀方案,再由教师推荐给学校予以采纳,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乐于自我表现的欲望,又让他们因能为学校解决问题出一份力而感到自豪,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5、活动延伸,强化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的意识。
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教师提出要求:回家后可利用空闲时间。通过实地考察,调查,为你家或邻居、亲戚家设计一个修建水池的方案,并思考在修建水池的工程中,除了今天解决的这些问题,还会出现哪些数学问题?因我乡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修建新房的户数较多,此项课外活动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