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例5内容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例5内容。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为了更好的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与理念,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学情分析: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的预设: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发现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让学生学会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猜、测、拼、折、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亲历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②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②进一步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准备:数学课件,师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挑战。
1、辨认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三角形分类的知识,你还记得吗?
好,
师:出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2、画角质疑
师:这些三角形你的辨认得又快又准,如果我让你画一画,你能画出来吗?确定吗?
好:下面请你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要画就画有难度的,我们来挑战一下,来画一个有两个直角的特殊三角形?大家试一试?
结果没有同学能画出来。
师:请你想想看,为什么画不出来呢?
3.揭示课题
师:看来呀,三角形的角之间一定藏有很多奥秘在里面,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有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对已有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己有知识对新知的铺垫和“孕伏”作用,把情境的创设与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孕状和引入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画角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题。
2、探究新知识更新,发现规律
1、板书课题,理解课题含义
明确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老师拿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提出这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为了方便,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编上序号,并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在此之前,学生们还没有接触过“内角”的概念,所以在探索新知之前,先通过三角形的特点自然引出,使学生先理解“内角”“内角和”的含义]
2.大胆猜想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大胆地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
三、动手操作,探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
师:那你们确定每一种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你们验证过了吗?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探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有几种方法?
⑴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好:那待会我先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⑵动手验证
再请每一个学生任意选一下自己喜欢的三角形进行验证。
学生动手测量,拼摆,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动手验证,这样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了发现者和创造者]
⑶ 汇报展示各自的方法与结果
师:下面我请同学来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说说你的想法一句亲切的话激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A 用测量的计算方法(可能多数同学都会用这种方法)
请几位同学汇报演示测量的过程,同时还要了解其他同学的验证结果。
学生在量的过程中,由于误差,有的同学可能算出内角和在180度左右,这时教师要时机诱导。
师: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误差也是正常的,因为同学们画的角不够标准,量角器的不同,还有本身测量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误差,出现误差并不可怕,能让我们去发现问题,思考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那么既然量一量出现了误差,还有其他的方法进行验证吗?
b.用撕一斯,拼一拼的方法
⑴学生先演示撕,拼的方法
让一名学生,选择一种三角形进行演示。
师:你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正好是180度,那其它的三角形同样操作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呀?
教师再找选择其他两种三角形的学生到前面演示。
师:好,那请全班同学都动手再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学生都采用这种方法验证一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使验证更具说服力]。
⑵ 教师再课件动态演示,后与上一种方法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