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体验——“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2 17:13:29

[教学片断]
师:以前我们一起探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是否轴对称图形展开激烈争论)
师:同学们关于对平行四边形是否轴对称都有各自的观点,那么你的观点是否正确?想不想自己去验证一下,让老师相信你说的是对的吗? (学生操作交流)

生:我想说说平行四边形。原来我以为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可是把它对折后,我才发现它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看来,仅靠观察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还需要动手实验进行验证。

生:老师,我不同意。

师:是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也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进行了对折,我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瞧,关于平行四边形,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的请举手示意一下。(近一半人表示支持)看来两种观点势均力敌,那么,就用事实来说话吧。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的,亮出你们的观点。

生: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折痕的两边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我们反对。虽然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都一样,但并没有完全重合。你看,这边多出了一些,而那边又少了一些,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所以我们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伸出大拇指)嗯,能抓住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分析,挺好。

生:我反对。虽然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但只要我们沿着折痕剪开,换一个方向后两边就能完全重合了,所以我们坚持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可是,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才算是轴对称图形。剪开后两边重合是不算的。

生:(补充)不然,黑板上倒应该写成“对剪后两边完全重合了。”

生:再说,如果剪开的话,原来图形的特点已经被破坏了, 最多只能说现在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已。

师:(面向另一方)在这么多事实面前,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现在,我也同意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了。

(这时,他的同桌又将手高高举起)

生:我还有补充: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一样。变成一个菱形的话,那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了。

师:你的想法真的很特别,说实话,老师也没有想到。这样吧,老师临时为你剪一个菱形,(利用平行四边形剪出一个菱形):现在你给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边折边说)把它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发现不但让我们知道了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也许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有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却是,比如——

生:菱形。

生:(或许是受前面的启发)我觉得还有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感谢刚才那位同学,他让我们的思考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走向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确,这样考虑问题,要比原来完整和准确得多了……
[反思] 在这一片断教学中,我主要关注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可以用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来判别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们通过直观感觉——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无论是在个体独立探究过程中,还是小组合作范围内的交流学习,都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思维方法,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特别是通过交流,完善了他们的观点,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另外,面对知识的困惑点,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面对问题的信心。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