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
荷塘区星光小学 汤茂
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同仁:下午好!
我是荷塘区星光小学的数学教师汤茂。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段美好的时光。下面我将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进行简单的梳理,并抛一些个人拙见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从长远看,学会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就目前而言,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分数所占的比例很大(约30%)。
本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正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二年级《表内乘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的进行教学的,同时它的算理又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基础。所以教师怎样教好这一单元非常地重要。
二、教材编排特点与知识结构(幻灯片)
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是:
1、口算乘法是基础。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3、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具体说来,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分为两大板块:(请看幻灯片)
本单元第一个板块是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安排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安排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个板块是笔算乘法。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以前教的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这个难点。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通过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第二层次是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出现不连续进位的例2,再出现连续进位的例3,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这样的教材编排既重点突出,又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单元还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生活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二是将乘法计算练习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达成目标有四个:(幻灯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单元教学建议和个人看法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下面有一些教学建议和个人看法与大家分享:
先说说教学建议:(幻灯片)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教材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情境:游园、买书、运动会等让学生感觉很亲切,觉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周围;例6的七仙女摘桃、例7的老寿星散步的神话情境更是使学生印象深刻。再如,练习中提供一些动物的体重、身长、飞行速度等数据,既增加了练习的兴趣,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这些素材,同时也可收集一些有趣味、有新意、有民族自豪感的素材。例如:神七飞船环绕地球一周需90分钟,环绕地球5周需要多长时间?此类与时俱进的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单元的几个重点内容,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乘法中从不进位乘法到第一次出现进位的情况,教材都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引导,应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展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探究的各种情境,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数学。
3.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上,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中连续进位是个难点,教材专门安排了例3和例4两个例题进行突破。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4.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材淡化了对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没出现计算法则或结语。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概括出严密的法则,更不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相应的结论,重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5.重视估算的教学,注意各种算法的结合。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幻灯片)
1、估算到底要不要教
很多教师会认为估算可教可不教,因为在各年段的考试中,它所占的比重很小,所以教不教无所谓,教的效果好不好,更不放在心上。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估算不但要教,而且要教好。《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乘法估算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运用较笔算更为广泛。例如:通常我们遇到在上街购物时,带多少钱合适这样的问题,经常只需用估算就可以解决。所以说学生学好估算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估算教学不能走过场。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是有实用价值的,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