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108页内容 折线统计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1-27 16:36: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108页内容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小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及描述分析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图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能简单解答。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进行判断、推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2、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逐步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激发学生兴趣,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认识、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逐步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根据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合理预测。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特征  

1、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平时都爱看天气预报节目吗?气象台的叔叔阿姨们在预报天气之前要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今天老师也模仿他们收集了一些数据。课件出示一组数据:  

这么多数据看起来不太方便,怎样整理更清楚呢?(学生会说将数据整理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课件同时出示)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很方便看出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  

师:气象台的叔叔阿姨们也根据这些数据制作了一幅统计图,我们来看看。(师出示折线统计图)咦?怎么与我们刚才绘制的统计图不一样呢?它叫什么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以平时常看的天气预报为引子激发兴趣,巧妙地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折线统计图的出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2、 初步感知  

师:为什么制成折线统计图,而不制成条形统计图呢?它与条形统计图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上面有一些点,点旁有数据,还有线段)。  

师:图上这些点有什么作用?(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用线段把点连起来,观察这些线段有什么特点?(有的向上斜,有的向下斜)向上斜表示什么?,向下斜表示什么?(向上斜表示气温升高,向下斜表示气温下降)  

师:把这些连起来看能表示出什么?(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反映出变化的趋势。)  

下面老师模仿天气预报员做一下上周天气回顾:“上周我市天气以晴为主,气温保持上升趋势,周六白天气温达到18℃”。我刚才根据什么说的这句话?(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变化情况。)现在你知道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为什么制成折线统计图而不制成条形统计图了吗?  

3、 寻找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你在哪见过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一些统计图表)  

【设计意图:以“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为什么制成折线统计图而不制成条形统计图”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其特点和作用。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统计图,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看图分析,理解特征  

师:这里有三幅折线统计图。(师出示天津、南极、吐鲁番三地8月8日早、中、晚三个时刻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你从图上了解到那些信息?                                         

1、  小组讨论:你能根据图上气温的变化情况判断它们描述的分别是哪个地方吗?  

2、  汇报交流:(结合图中信息说说判断的理由)(三个时刻的气温都在零下的,一定是南极,温差大的是吐鲁番,气温变化不大的是天津。)  

【设计意图:判断三幅图分别表示那个地方的气温变化,为学生创设了认真观察、思考,积极分析判断,主动探索知识的空间。呈现各地气候资料,使学生了解了多彩的现实世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         尝试制图,加深理解  

1、  明确制图步骤  

师:如果让你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可以分那几步来做?应注意些什么?(连点时依次连等)  

2、 尝试制图  

教师呈现24届至29届奥运会中国队获得金牌的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信息制成折线统计图)(教师巡视)  

        

3、  交流评价 师课件演示绘图过程。  

4、  分析预测 根据图中反映的趋势,你能预测中国队第30届奥运会的情况吗?(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健儿加油!)  

【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让学生经历“讨论制图步骤——独立制图——展示交流——分析预测”的全过程,加深了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四、         运用实践,合理推测  

师: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可以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推测,从而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1、  出示汉沽区某羽绒服店销售情况统计图。  

      

2、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该厂的销售经理或顾客看到图中的信息会做出什么决策?(7、8月份是销售淡季,10月—12月是销售旺季,作为经理应在淡季搞降价促销活动,到旺季时把价格提上去把淡季的损失捞回来。作为顾客应在淡季时买羽绒服,可少花钱。)  

五、          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特征: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制图方法:描点、标数、连线。  

分析趋势——合理推测——服务生活  

七、          课后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1、设境激疑。首先以“天气预报员为什么用折线统计图而不用条形统计图”为引子,激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对加深折线统计图特征理解师为学生提供了天津地区相关的气温变化材料,开阔了学生视野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3、放手让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尝试制图的过程。4、提升教学层次,合理推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统计图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认识数学的价值。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50%(2)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50%(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