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间商0的道理,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意识;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应在十位商0占位的道理。
【教具及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每组4张小棒图和12根小棒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读书吗?
为给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安置了书厨、读书角、读书椅,看,同学们读的多认真呀!为鼓励同学们读书,学校购买了412本图书,想平均分给4个年级。
问: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个年级分几本图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生:412÷4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412÷4大约得多少呢?
生:412÷4≈100
师:想一想,我们估算的结果会比实际结果是大,还是小?
师:412÷4到底得多少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小棒图,看,这一张是一百根,那四张是多少根?再拿出12根,一共是多少根?现在把4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请同位合作互相分一分。
师:谁想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师:你认为这个同学分的怎样?
师:下面我再找一个勇敢的孩子,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分的真好,你能让大家看看你的竖式吗?根据分的过程,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电脑师怎么分的?
电脑演示并板书竖式。
师:谁能尝试着说一说这个计算过程?
师:能告诉大家十位上为什么商0吗?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
师:现在把这个算法说给同位听。
2、学习简便方法
师:我刚才发现,在写竖式时,有个同学是这样做的,我们 请他来说一说。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问:大家同意吗?
师:你同意,说说你的想法。
师:这个同学非常爱动脑,他发现:0×4=0,1-0=1,所以,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
师:以后在做这样的题时,我们就可以用简便方法来做。
师:谁能把他的计算过程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说,师板书。
3、自主尝试204÷2=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太聪明了,老师这还有一道题,想挑战吗?
出示:204÷2=
问:试着把竖式写在本子上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做法?
问:他这样做可以吗?看着这个竖式,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问:这个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生:0÷2=0
师:我明白了,这个同学知识掌握真扎实,根据我们原来学的0的除法,知道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师:谁也是这样做的,举手我看看。
4、对比升华,归纳总结
师:观察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笔算除法,商中间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板题。
问:想一想,在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生说,师小结。
三、拓展应用,巩固深化
1、基础题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老师这还有两道题,有信心做对吗?好,做在本子上。
2、 判断
师:小明也做了几道题,用你的火眼金睛来帮他检查一下,
仔细观察一下,看谁的眼睛最亮
问:错在哪里?
师:再以后做题时,你想提醒小明和大家什么?
生说,师小结。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的开心吗?在开心的同时,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后反思
通过上“商中间有0的除法”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的比较好。
1、 结合实际,创设情境
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参观果品厂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此我结合学校实际创设了学生在校读书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我把信息中的数字改小了,把428改成了412,这样更方便学生操作学具。
2、把算理与算法有机的结合
在探究新知时,为了让学生能把算理与算法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我设计了两个环节:(1)、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根据分的过程写出竖式。(2)、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分的过程,同时板书竖式。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更清晰、深刻的理解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练习形式多样
本课的练习,我充分体现趣味性、多样性、层次性,设计了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通过练习,促进了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但有一些小细节处理的还不到位,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