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四册 文具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新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小数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利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 :笑笑高兴对大家说“欣欣文具店开业啦,我们一起看看去!”;淘气说“都有哪些物品呢?” )
师:欢迎光临,进来看看吧。――-指名说说都有哪些物品。
师:新店开张,大吉大利!价格一定很优惠哦。那,你们都准备买点什么呢?
生1:我想买2把尺子。
生2:我要买1个书包。
师:就一个啊?机会不多,数量有限,欲购从速。再来一个吧。
生3:我买3块橡皮、3个练习本。
师:还是人家大方,一口气买三,回家就去搞批发!。。。。。。呵呵,生意愈来愈火啦。
(学生情绪十分高涨,纷纷举手发言。)
师:哎、哎、别,你们还没有付钱呐?
生4:老师,你没有告诉我们物品的单价,我们怎么付给你钱啊?
师:哎呦,光顾着高兴啦,还没有告诉大家每个物品的价格呐。( 课件出示价格 指名读一读)
(诙谐的语言、轻松的环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通过购物这一环节,一方面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之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发现问题――缺少了单价这一条件。也为下面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做一铺垫。)
师:现在,你们根据图中的信息,和刚才你们要购买的数量,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呐?
生1:一个书包15元,买两个书包多少元?
生2:一块橡皮0.2元,买3块橡皮多少元?
师:第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怎么列式计算?
生:15×2
师:表示什么意义?
生:表示2个15相加。
教师板书:买3块橡皮需要多少元?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师: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情景是问题的外衣。在起始环节中,通过玩具店开业这一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不拘泥于教材上的例题,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学生先独立列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有解决的方案了吗?
生1:(方法1) 0.2×3
生2:(方法2) 3×0.2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块橡皮0.2元,求3块橡皮多少元就是求3个0.2是多少。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你们太聪明了,那0.2×3表示什么意思?
生1:0.2×3表示3个0.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学生自发的鼓掌,教师又指名让三个学生说了一遍)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学生汇报如下:
(方法3) 0.2+0.2+0.2
(方法4) 0.2×2+0.2
(方法5) 0.2+0.2×2
(方法6) 0.2元=2角 2×3=6(角)6角=0.6元
(很多学生对这几种方法不满意认为太麻烦)
师:(点评方法1)他是用刚刚学过的小数加法知识解决了问题,这就叫做“学以致用”;(点评方法2、3)他们把问题给予了分解,采用了乘加混合计算,处理的也相当的好,这叫做“灵活多变”;(点评方法4)他把小数转化成了整数来进行计算,是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这叫做“活学活用”啊!那就是相当的高明啦!
(学生纷纷大笑起来)
(教师在评价中提炼出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针对学生的质疑给予中肯的评点,促进全体学生进一步的积极参与。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师:那你们喜欢哪种算法?
(大部分同学嚷嚷说喜欢用乘法)
师:为什么啊?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