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动态统计的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得简单的统计结果。
2、初步接受统计的思想,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3、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学会认识条形图、统计表。
教学难点:
掌握动态统计的方法及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
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课题
师:看(放一段录像),这是“风筝节”中风筝满天飞舞的景象,看到这儿,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的时间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我相信学习了这节课,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想一下都有哪些风筝?
生:蝴蝶、飞机、螃蟹、猪八戒。
师:每种风筝有多少只呢?
二、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1、收集数据
师:用什么方法能准确地统计出每种风筝的数量?(板书:方法)
师: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统计每种风筝的数量。拿出表1。
蝴蝶 飞机 螃蟹 猪八戒 |
学生记了一会儿后,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有的学生主动提出:太快了,记不下来。
(2)大部分同学不记了。这时师问:“怎么不记了?”生说原因。
师:那要想清楚地知道每种风筝的数量,怎么办?
生:放慢点儿。
师:这倒是个好方法,可是风筝不听我们的呀!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小组快快商量一下。
生:小组合作,一人记一种。(评:真有创意。板书:小组合作)
师:这种方法行吗?下面我们就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统计,小组长快分分工。
学生开始分工。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工的?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分的:某某记蝴蝶,某某记飞机,某某记螃蟹,某某记猪八戒。
师:想一想统计自己那种风筝的数量时,用什么方法?
师:那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统计吧。可要盯住自己的那种风筝呀!比一比,看谁收集的最准确。
2、整理数据
师:好了吗?快把你们数的结果记录到表2当中。(贴表2)
学生完成统计表,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统计的结果?
生边说师边呈现结果。
小结:看来这种方法确实不错,一个人完成不了的任务,四个人合作就干得非常出色,这说明了什么?如果我们以后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做统计图
师:刚才我们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了统计表。刚才的记录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涂小方格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做统计图。
师:如果想一眼就看出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可以整理成统计图。从这个统计图中,你一眼看出了谁最多谁最少?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有个问题,你看一下每种风筝的数量,猜想一下,如果再飞来一只风筝,最有可能是哪一种?为什么?
四、练习巩固、学会应用。
1、统计各年级参加风筝节的人数
师: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风筝,你们有什么感想?
师:风筝节太吸引人了,小朋友也跑来参加了。老师从风筝节的组委会了解到以下一组信息:
年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人数 |
2 |
5 |
7 |
8 |
7 |
10 |
如果想更清楚、准确的表示这些信息,我们还可以把它制成什么?快动手试试吧!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统计图?
2、统计喜欢的风筝
师:这节课欣赏了那么多的风筝。老师不禁心动,想在回家之前买一只风筝带回去。可又不知道选哪种,你能给老师推荐这里你最喜欢的一种吗?
学生意见不统一。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一致,我该听谁的呢?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
生可能会说用举手、站起来的方法。并叫一个学生上来统计。
师:相信大家肯定是没错的,那老师就买 风筝带回家,真是太感谢孩子们了!
五、总结评价、延伸
1、小朋友的表现很棒,每个人都开动了自己的小脑筋,各个小组齐心协力。那么,今天的活动中哪一个小组最棒,夺得今天的冠军?你有什么好方法知道结果?
各小组统计得星数。
送你们一颗合作星,它是由各种颜色的星星组成的。你知道每种颜色的星星各有几颗吗?下课后,小组里统计一下。
2、今天学了统计,你还想统计什么?
3、课后请大家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然后做成统计表,看你能发现什么?然后我们再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