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实录与评析
《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实录与评析
执教: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 姚铁龙
(此课获2001年中国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一等奖)
使用教材:《现代小学数学》第九册。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深刻体会教材意图,准确把握知识前后联系的前提下,突出了创新教学的特点,特别是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操作活动、分类形式,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真分数、假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真分数、假分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充分体现了“探索性学习”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主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的导入给学生的探索指出了思维的方向,力求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概括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数感,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2、操作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现代心理学认为,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本节课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写分数、做分数、分类、合作探究等实际活动,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在操作探索中,认识、理解了新知,使学生能具体的感受真分数、假分数。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纸片。
2、分类记录单。
3、自制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讨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
师: 这代表分数形式,大家探讨一下,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不可以填哪些数?
生1:我认为下面这个方框不能填0,如果填0这个分数没有意义。
生2:方框里只能填自然数。
生3:我见过分母是分数的分数,方框里应该什么数都可以填。
生4: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我认为这两个方框可以分别用字母a、b来表示,也就是
[点评:以讨论开放题的形式切入分数,形式新颖,过程简洁,内容有趣,为导入课题铺垫自如。]
2.明确和巩固分数的意义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自己想法在“□”中填写数字,每人写出一个分数并把它表示的意义说给同座听(生把分数写在小卡片上)。
老师挑选几个同学写的分数贴在黑板上。
师:现在同学们把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按顺序每个小组做两个。小组是先讨论用什么方式表示这些分数,怎样表示,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做,比一比哪组又快又好。
(学生用不同的图式或线表示分数,做好了把图贴在相应的分数下)
部分作品如下:
师:请这组的同学说出图意。
生1: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有这样的6份。
生2:不对,分母只表示分的份数,这个图是把1个圆平均分成2份。
师:我们想办法改一下,大家说怎么改?
生1:重新画图表示。
师:很好!
[点评:这样复习分数的意义,形式活泼,内容贴切,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差异。]
3.结合分数分类引出真分数与假分数概念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黑板上的这些分数,请你们给黑板上的这些分数分类,老师给你们提几点要求。
叫假分数,谁上台用最快的方法把黑板上的真分数与假分数分开(数图对应)
师: 大家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和图,然后小组讨论。如何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真分数与假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1: 我认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生2:这些真分数比1小。
生3: 我通过观察图可以看出真分数比1小。
师: 谁能说出什么叫做假分数?
生4: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大屏幕显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师:判断自己写的没有贴出来的分数是什么分数。(小组里互相说)
[点评:结合具体的分数分类引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内容安排合理自如,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教学中通过“放”与“收”的结合,把握住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
二、运用真分数与假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师:中秋节晚上,要干什么?(生:团圆、吃月饼、赏月等)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圆形变化,发挥你们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来叙述图意。
多媒体课件演示:
生:我发现分子是分母的2倍,这样的假分数等于2。
师: 黑板上哪些假分数可以改成整数?
一生质疑:是不是所有的整数都可以改写成假分数。
师:你很爱思考,整数都可以改写写成假分数形式。
[点评:在“中秋吃月饼”的情境中,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中,让学生编写合理的数学故事,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形式。突出特殊的 假分数可以改写成整数和整数都可以改写成假分数形式,有利于学生对假分数现实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