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 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14 13:16:29

制定人:     高一数学  教研组     2010  年  2  月 24  日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材体系内容分析说明

  必修2:本模块包括立体几何初步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通过立体几何的教学教学使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过程。通过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使学生经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方程,学会运用代数的方法研究他们的几何性质和之间的位置关系。

必修3包括算法初步、统计、概率。通过算法的教学使学生在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之上体验流程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统计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抽样的步骤、统计分析的基本流程、变量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通过概率的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学生学习情况总体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导致学生的成绩不尽人意,在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提高:1、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分析问题时抓不住问题的重点2、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差强人意,有很多问题往往在计算方面过不了关。3、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自学效果很差,不能通过平时的学习进行方法和经验的总结或者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很少。4、规范性差。平时学生做题时,不注重解题的规范,书写随心所欲。导致考试时在规范性这一方面失分较大。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在五严要求下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通法通则的学习与应用。在加强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只做简单题而忽略能力培养,也不能用过难的题目去要求学生。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能力。

3、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要强调知识掌握的效率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

4、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数学思想的培养,舍弃题海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积累,使学生逐步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