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值)随机数(random numbrrs)的产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27 08:22:31
如何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随机模拟问题来解决,如何建立概率模型,即设计随机模拟方法中的随机数与具体问题中的具体情形相对应,这是一个关键,由于学生积累的经验还不够,这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从教师这方面看,首先这部分内容操作性强鉴于教学条件及学生的差异,高效的组织教学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次学生虽然已对于随机事件、频率、概率的意义、古典概型等方面都有所认识,但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随机模拟方法,在完成操作任务的同时,还要结合一些典型案例的处理,使学生经历较完整的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随机模拟的基本思想,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把理性的认识和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对教师驾驭课堂、灵活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由于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产生整数值随机数,因此学生的计算器课前要统一,或者让学生自己先看好说明书,在课堂上最好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随机数的产生和随机模拟的教学中要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亲自动手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活动,所以对学生的最低要求是会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进行简单的模拟试验,并统计试验结果。课本当中介绍了利用计算器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利用计算机中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利用Excel软件整理试验结果的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上机的机会,使学生能学会用计算机产生均匀随机数,并进行模拟活动,掌握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整理数据,画统计图的方法,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统计思想。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条件许可,学生可借助计算器,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好有统计功能的软件,如Excel等具有随机函数的统计软件,让学生上机操作模拟试验,学会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而进行模拟活动。假如条件有限制,可几人一组分工合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题引入,

为什么要学习本节的内容(学习本节的必要性)

1)在前面第一节中,同学们做了大量重复的试验,用频率去估计概率,这种方法比较通用,但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这样做试验花费的时间太多。那怎么办?

2)在概率求解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随机事件的试验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所以我们在上一节把一类特殊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求解转化为古典概型求解,使运算简单化,但我们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古典概型问题,对于一些基本事件数比较大时,我们很难把它列举得不重复不遗漏,同时对于随机事件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又容易算错,而且对于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又比较难于验证。同时还有一些概率模型题不属于古典概型,我们又如何求解这类题。

(二)问题情境,引出概念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课题。

情境1假设你作为一名食品卫生工作人员,要对某超市内的80袋小包装饼干中抽取10袋进行卫生达标检验,你打算如何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1的问题让学生能回忆起前面统计知识中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如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等进行抽样的步骤和特征,初步了解随机数的意义,又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一种用手工试验产生整数值随机数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对随机数这个名称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加强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使学生从具体试验中了理解随机数的含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100%(1)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