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4 10:10:52

教学目标: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2、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电脑音效)、食品保鲜袋、尺子、梳子、橡皮筋、矿泉水瓶(泡沫)、小鼓(鼓槌)、音钹、吉他。

 

【课前互动:

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大家跟老师一起做:先伸出你们的左手,再伸出你们的右手,让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发出最响亮的声音并持续五秒钟,听明白吗?——开始!(生鼓掌!)刚才的掌声既是对领导老师们的热烈欢迎,也是对我们自己的鼓励。接下来老师期待每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上有精彩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首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想和大家一同分享。

【课件出示谜面:猜谜语,什么东西能制造出来,却看不见?什么东西能穿过物体,却不留下痕迹?……】

生:声音!

2、师:不错!谜底就是——声音。其实在我们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就有一种非常熟悉的声音,它时常提示着我们该上课和下课了,这种声音是——

生:铃声!

师:铃声是上下课的信号。接下来老师这儿搜集了好多种有趣的声音,下面我们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双眼,仔细聆听下面一段录音,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从中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呢?

【课件播放录音:闭上双眼,用心聆听……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从中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电话铃声(有电话)、警笛声(警察抓罪犯)、国歌(升旗)、雷声(下雨变天)、敲门声(屋外有人)、鞭炮声(过年喜庆)

3、师:好!下面请大家睁开双眼,说说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从中又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

师: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呢?               

生:(补充)……

4、师:那么,除了上述声音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时常听到哪些熟悉的声音呢?

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开门声、电视声、广播声、……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说的真好!看来大家都是善于观察和倾听的孩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师:小结(课件播放视频)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除了用眼睛看以外,声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它如同文字和图片一样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生机,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来研究声音的世界。

板书:声  音(贴纸)

 

二、食品保鲜袋发声

1、师:(手拿食品保鲜袋)下面请看老师手里,这是超市区最常见的食品保鲜袋。它能够发出声音吗?

生:能!

师:你们能用哪些方法使它发出声音呢?请说出你的发声方法并展示声音。

生:摇动、拉紧、拍打、摩擦、指弹、吹气、刺破(演示)……

师:有没有声音?

生:有!

教师相机补充

2、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能使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

 

三、身体发声

1、师:我们能否只利用自己的身体,而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发出声音来呢?

生:能!

2、师:说出你的方法并展示你的声音。(教师适当补充并指名上台模仿表演各种动物的叫声)

生:说话、拍手、唱歌、大笑、痛哭、呼吸、喘气、叹气、口哨、咳嗽、喷嚏、打嗝、打鼾、响指、模仿各种动物叫声(猫、狗、牛、羊、青蛙、蜜蜂……)

 

四、研究声音的产生

(一)教师引导,找出原因

1、师: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课题。

【板书——补充课题:(声音)的产生(贴 纸)】

生:齐读课题——声音的产生!

师: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生:通过做实验,让物体发声,去观察现象寻找答案。

2、尺子发声

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来做一个小实验,仔细观察一把不发出声音的尺子和一把发出声音的尺子的区别,来对比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用弹拨的方法比较两把尺子的区别:

A、没有发出声音的尺子状态:静止不动(师黑板画图);

B、老师演示发出声音的尺子(弹拨,并解说):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把尺子,下面大家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注意观察发声现象,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发出声音尺子的状态?

生:颤动、晃动、摇动、抖动、拨动、振动……

2)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提)到了一个“动”字,那这把发声的尺子运动的速度快吗?(生:快!)请你先模仿一下这种声音,再把这把发声尺子的运动状态画下来(指名上台画图)。尺子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这种现象就叫做振动。【板书:振   动】大家一起读这个词!

生:齐读——“振动”!

 

(二)直接观察:梳子、橡皮筋振动

1、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尺子在发声的时候有振动的现象,那么是否也能说明其他物体在发声时也有振动的现象呢?(生:不能!)接下来我们分小组,通过两个实验来证实一下,观察梳子和

橡皮筋的发声来得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的产生》实验记录单

实验过程 :

 

 

     

物体发声前

物体发声时

 

     

     

橡皮筋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小提示:

1、爱护实验用品,用力适中。注意让梳子和橡皮筋单独发声。

2、小组合作,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2、投影实验记录单,请小组长边描述实验过程边表演物体的发声,并模仿这种声音。

3、师:刚才的两个小实验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

【板书:物体——声音产生】

 

(三)间接观察:鼓面、空瓶振动

1、师:(拿出一面鼓)这是什么?(生:乐鼓!)它能发出声音吗?(生:能!)指名表演(生击鼓)。有没有声音?(生:有!)请你模仿一下这种声音(生模仿:咚!)鼓是从哪里发出声音的呢?(生:鼓面!)当鼓面发声时我们能看到振动吗?(生:不能!)那鼓面发声时到底有没有振动呢?(生:有!)

2、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证明鼓面发声时是在振动?

生:触摸或放些细小物体如沙子、绿豆、米粒、粉笔头……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