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耳朵》(第一课《耳朵的故事》第一课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12 16:34:31

                                                        (田国俊 供稿)

四、教学反思

 

 

 

 

 

 

 

 

《我快乐》

(第二课《谁的歌儿多》第二课时)

 

一、教材说明

《我快乐》是我国著名儿童歌曲作家汪玲写作的一首优秀儿歌,全歌为带过门的两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六声调式,2/4拍子,分节歌形式。歌词以儿童生活中“喜、急、乐”的情绪为题材,集中提炼了“着急”、“快乐”、“幸福”等内容,文字浅显易懂,极富儿童个性特点。曲调活泼跳跃,加上句末安排的拍手、跺脚、拍肩等律动,生动地展现了儿童在生活中因情绪瞬息变化而产生的各种天真、烂漫、幼稚的表情神态。

二、教学创意

《我快乐》是一首表情律动歌曲,根据歌词中间的“拍手”、“跺脚”、“拍肩”等律动的动作提示,让学生在观看表情图、模仿表情、模仿动作、歌曲演唱、律动创编表演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以及歌词、体态律动的创编能力。

可以设计成课题引入…..歌曲演唱及表现……体态律动表演……歌词创编表演唱等环节来展开教学。

三、课例举隅

参考教案

教学笔记

(一)、教学目标

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

 

(二)、教学准备

·歌曲范唱及伴奏音响。喜、恕、急、乐等表情图片。

 

(三)、教学过程

1、观表情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谈话:自己高兴、着急、快乐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欣赏表演“表情图”中的内容。

2、歌曲学唱:

范唱:教师示范歌表演。

歌词教学:引导学生讲出歌曲中唱到的“快乐”、“着急”、“幸福”三种情绪,将三种表情图分别贴于歌词对应的文字上,帮助学生朗读记忆歌词。

范唱:学生用面部表情来表现歌词内容,并用动作表现出节奏部分。

跟唱:师播放范唱音响,生随音乐整体学唱。

 

(四)、其他选择

1、活动内容不要只局限于“谁的歌儿多”,可将其延伸到表演,如舞蹈、相声等。

2、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

 

                                                        (田国俊 供稿)

四、教学反思

 

 

 

 

 

 

 

 

 

 

 

 

 

 

 

小鸟  狮王

(第二课《小鸟  狮王》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本课用了两个版面的篇幅来显示大大小小、神态不一,孩子们既熟悉,又有亲切感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目的是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从视觉上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小鸟”和“狮王”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呢?旋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来找到答案。本课的学习领域以“感受与鉴赏”为主。

二、教学创意

本课围绕“森林探险”这样一个情景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情景中学习音乐,在教学中,可借助课件或多幅森林图片营造氛围,通过聆听、联想、模仿,表现音乐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对音乐的感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