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三单元第6课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1 10:11:16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3第三单元第6课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作者:琼台师专附属东方中学 黄礼椿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琼台师专附属东方中学:黄礼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识记:⑴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⑵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⑶不同区域的文化

      ⑷各民族文化

理解:   

 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

 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⑶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⑷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化的意义

分析:    

 ⑴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原因

 ⑵联系我国各地实际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

 ⑶联系我国各民族实际,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环节,使学生学会运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身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及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学会正确认识各种文化现象,增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海南文化的了解,以小见大,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海南文化和中原文化同根同源的认识,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反"台独"的信心,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以及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观念。

二、[重点、难点]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板书: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导入:提到中华文化,我们便会想到古代诗歌,提到古代诗歌,我们便会想到唐诗宋词,而提到宋词,便不得不说说苏轼,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借此抒发对兄弟亲人的思念情怀。

师:同学们在语文课上都学过这首词,对于这首词,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呢?

幻灯片1:苏轼的《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尤其是这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诗人对兄弟思念转变为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富含深情。

师: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词人,中秋月圆之夜,却与兄弟天各一方,无法相见,便只能把心中的无限情思都寄托在诗词当中。比如:

幻灯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

也是仅寥寥数字,却能传达出词人对亡妻的无比思念。为什么简短的几个汉字竟能字字传情?

生:这正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幻灯片2:(1)、文学艺术的作用: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2)、中华文学艺术的魅力: 历史;辉煌而悠久

内涵;丰富而绚丽

风格;鲜明而独特

            (3)、意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师:苏轼离开我们海南岛之后,到元代,从我们岛上走出去一位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人物,她把从我们海南黎族同胞那里学到并加以改进的棉纺织技艺推广开来,使中国当时的纺织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猜猜她是谁?

生:黄道婆

师:对了,她就是享誉海内外的黄道婆

   幻灯片3:黄道婆简介

         黄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纺织家。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20多岁来海南向黎族同胞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后。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从黎族那里学到的"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

师:让我们欣赏一下黎族同胞精湛的织锦工艺吧

幻灯片4:黎族织锦图组

师:结合刚才的资料。谈谈你们的感受。

生:从刚才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黎族织锦技术之所以吸引黄道婆,黄道婆的棉纺织技术之所以闻名天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一套分工明确,完整且配合严密的工艺流程,而且都非常实用。

师:而如此出色的棉纺织技术也只不过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冰山一角。由此可见:

幻灯片5:

1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古代科学技术的(1)特点: ①整体性  ②实用性

                             (2)地位: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归纳1:文学艺术的成就和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神奇。这正是她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地方之一。这个区别就是就是:

  幻灯片:

         特点之一:(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师:一提到苏轼,我们便会把他跟儋州。提到儋州的文化资源,我们便会想到儋州调声、东坡书院,而我们临高与儋州相邻。

提问: 临高有什么独特的文化资源呢?

生:有红色文化资源,(临高角),有民间文艺(临高渔歌)---------

师:提到临高渔歌,在临高到处都可以听到,很容易活跃气氛,这里老师为你们截取了一个小片段,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幻灯片6: 视频:临高渔歌《哩哩美》片段

提问:听了刚才的歌声,是不是很亲切?你们谁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临高渔歌?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