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四单元第10课第2框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 教学设计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2 09:44:03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3第四单元第10课第2框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

作者:保亭中学  张海荣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

①了解产生道德冲突的原因,认识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认识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②明白提高自己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2、能力:

①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冲突,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挑战。

②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能力及实践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

①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脑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②追求道德生活不是一种痛苦选择,而是自我愉悦的过程。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关系

    难点:在于阐述产生道德冲突原因及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如何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基础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教法学法指引]

    新课标强调学生参与,注重老师的引导。道德教育不是一件易事,学生对此也是麻木感觉,如何调动他们的情感,打动他们,使他们认识到:道德不仅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同时也是个人内心安全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该如何去引导学生,选择什么材料去引导,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对知识如何重新处理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

    ①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幻灯片)图片、录像、展示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②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对道德冲突时如何判断选择。

③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思想道德价值。

④准备学习提纲,释疑解惑,采用列举法、归纳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相结合。

学生学法:自我阅读法、列举法、讨论法、归纳法等自主学习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

    播放行人道德现状录像,让学生感知道德的重要性和当今人们道德现状,让学生看后谈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走进新课:

    一、直向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板书)

展示材料(日常生活道德冲突的情景)

1、出现道德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作出以下归纳:在急剧变化的生活中我们常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如何判断选择体现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两难选择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时期,形成了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另一方面个人明辨是非能力差。

2、如何解决道德冲突?(重要途径)板书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

二、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开采(板书)

1、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板书)

含义

知识文化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内容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判断水平和情感树立观

方式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自省、自律

2、播放视频一:

视频二:

3、课堂活动:任务一,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①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板书)

②加强思想道德能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板书)

任务二,我们得出结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教师归纳: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其意义,在于使自己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一个真正有知识修养的人也应该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的道德。

4、探究: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典范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板书)

    1、在思想上,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

    2、在行动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总之: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作出道德选择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帮助别人中快乐自己在知识文化中升华自己,那么我们就是思想高尚的人。

    四、板书设计

    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

    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1、产生道德冲突的原因

    2、解决的重要途径

    二、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1、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

    2、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关系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在思想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2、在行动上: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

五、练习:略

评价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会关注这个社会,因此在选素材时要注重选择那些容易调动他们情感的材料,在一点一滴情感的调动中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正义之心。这节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学习。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