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2 09:43:42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3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作者:洋浦中学 刘金凤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时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且明白这两条途径都根源于社会实践。

⑵初步运用辩证观点说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立足民族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辩证思维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经历从文化现象到分析、探究其本质与规律的整个思维过程。

⑵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方法学习,掌握"层层剥茧"的探究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继续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⑵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倾向,又要克服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倾向。在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持正确的方向。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学难点:

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之中。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

展示:"祥云火炬"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两个问题:

①"祥云"火炬有哪些特点?②"祥云"创作过程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

2、教师点拔:引出本课课题

学生欣赏"祥云"火炬;思考问题

用大家熟悉的"祥云"火炬作引子,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的热情,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祥云"火炬的创作说明了文化创新的问题,导入新课。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①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

通过奥运会开幕式,结合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引导学生理解

积极思考分析后得出结论。

通过两组材料展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文化创新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1、 展示"和"字和演变--形式上的演变和内容上的演变。
  • 2、 引导学生思考:"和"字的演变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问题,找出答案。

通过给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和"这一中国传统内涵的变化,帮助学生体会到文化创新既不能离开传统,又要融入时代内涵,体现时代精神。而且,追求内容上的创新尤为可贵。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在文化创新中,如何正确处理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①充分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从北京奥运会引出 "民族饮食文化"的话题。

1、课件展示,为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活动、小组讨论做一系列的准备。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适当做点拨、提示。

3、教师在学生讨论、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说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各抒己见,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在不同的思维火花碰撞中找到答案,提高认识

为下一个问题: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作好铺垫。

实例分析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加之教师适时引导、点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实现中华文化创新首先要敢于并善于博采众长。克服"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

②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引导学生更深层进行探究,使学生更深层的认识到,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唯有如此,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从而顺利突破难点。

W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引导学生从前两条基本途径中分析、归纳出文化创新的根本立足点是社会实践

碰撞中找到答案,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已有的材料,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新知识,提高新认识。

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能力。

课后拓展延伸

巩固教学,反馈教学效果,实现知识的运用。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