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四单元第8课第2框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评价与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2 09:46:24

评价与反思:

叶老师这一课例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恰当,教学方法灵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有哪些表现和危害,为什么存在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叶小婙老师在授课中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以生活中骗术大师的骗术"血光之灾"为例,并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现象,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个人生活经验去分析和解答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知识,懂得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表现、危害、存在原因和应对措施。真正达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的目的。

二、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堂课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整堂课以学生为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成了一个个教学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内化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课教学中,叶小婙老师在学生掌握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对海南"军坡节"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升华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丰富课程资源,体现地方特色。叶小婙老师在教学中,利用海南本地独具文化特色的"军坡节",结合学生的生活领域,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和结合点,有效地激活教材知识,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