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四单元第12课第1框 价值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3 18:52:30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4第四单元第12课第1框  价值与价值观

作者:儋州市第一中学  黄秀芬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儋州市第一中学     黄秀芬


 

【教学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Ⅳ《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说明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课标要求】

了解价值、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生分析】

1、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在我国现阶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先进人物和道德典范,但同时由于社会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样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所以有必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及人生价值的含义,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理解人人的价值的评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并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式方法,创设问题,激发思考;运用讲授式、探究式方法,通过分析材料探究问题,理解归纳;开展讨论,深化认识,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事例和典型观点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节学习中,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培养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的良好品质,向先进人物学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重点】

人的价值的评价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导入正课]

播放视频: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晓兰

探究一:根据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1、陈晓兰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人们对陈晓兰的评价是什么?为什么她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看书、分组讨论

讨论后回答第一个问题:陈晓兰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生:略


 

教师总结:没错,她的人生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她在医疗器械行业打假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揭露了该行业的潜规则,推动了主管部门出台了多个法规性文件;二是社会对她的尊重和满足,由于她在医疗器械行业打假上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在2006年被央视评为"3·15质量先锋",受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肯定和奖励,在2008年,又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的价值包括几个方面呢?生:略。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那为什么人的价值是包括这两个方面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第二部分:情意互动,以诱达思,变学为悟]

(一)人的价值

讲到价值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日常生活中,和大家接触的东西很多,它们所具有的价值是各不相同的。比如: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出行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这些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能够满足人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们对主体都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哲学上意义上的价值。我们看一下书本是怎么阐述的: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是指一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副板书:价值:事物的属性--满足--人的需要)

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包括几个方面?生:略

包括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构成事物的价值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属性,二是人的需要。

另外,从刚刚的分析可以看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二者是什么关系?

生:略

师: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那现在我们把价值的范围缩小一下--人的价值

2、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的内容

那这里事物的属性就要换成什么?生:人的属性,那人的需要中的人是指什么呢?生:他人和社会。那人用什么去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呢?

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创造价值。我们把这个方面叫着

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那个人在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的过程中是不是一无所求呢?

生:不是

师:没错,因为个人要生存和发展,所以他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同时,自己也要获得相应的报酬,得到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这也是我们目前提倡常怀"感恩之心"的原因,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孤立地存在,都要从社会和他人中得到尊重和满足。我们把这个方面叫着:

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因此人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即使贡献和索取的统一。


 

那这两个方面是什么关系呢?

生:略

(2)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贡献是索取的基础和源泉,索取是贡献的条件,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师:从刚刚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价值的两个方面内容是密切联系的,二者是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二者构成了一个矛盾。那前面我们讲了一个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那人的价值主要是由哪一方面所决定的呢?也就是说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依据是什么?我们先来看一下刚才探究的第二个问题:人们对陈晓兰的评价是什么?为什么她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生:略

师: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陈晓兰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在于她在医疗器械行业打假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捍卫了广大患者的利益。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她的评价主要看什么?

生:贡献。

师:也就是说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3、人的价值的评价

(1)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