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四单元第12课第2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3 18:53:27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4第四单元第12课第2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作者:儋州市第一中学  黄秀芬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

儋州市第一中学  黄秀芬

【教学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Ⅳ《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二框题。这一框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课程标准】

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理解价值判断的独特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能够运用事例分析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价值冲突和价值标准。

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分析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事例总结概括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够作出自己的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能够认识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导入正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故事

师:请同学们谈谈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生:"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师: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生,代价极为惨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师: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要不断进行判断和选择。这里的判断可以分为两种,同学们通过看书来说一下有哪两种?

生: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师:对。前者叫事实判断,后者则称为价值判断。我们这节课来了解关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问题。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板书)

1、价值判断及其作用(板书)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

师:各种价值判断很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如: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出现了无数舍己救人的动人事迹,为救战友英勇献身的高建成,受到人们的尊重、理解、敬爱,他被中央军委命名为"烈士"、"英雄",这就是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又如: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贪污、受贿、被开除党籍,同时被司法部门判处16年有期徒刑。从一名党的干部,变成一个罪犯,这是罪有应得,人民对他进行评价和处理。他进行了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古往今来,许多人曾设计过永动机,希望机器一开,不需再增加任何能量就永不停息地运转下去,英国科学家焦耳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追求永动机的历史,但最终失败了。

请同学思考回答:这种设计为什么失败?我们应当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

幻想一种不增加任何能量让水动机永远转下去,违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是不能成功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只有符合事物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科学、合理的。

而离开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性,单凭良好愿望去评价事物,确定价值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历史道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什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有一个客观标准,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正是依据这个标准,才领导中国人民作出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才能发展中国。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板书)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99页下面的材料并结合课本100页第一和第二段的内容考虑所设问题: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师:对。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合规律、合目的的统一,而不是哪一个人的凭空设想。我党建党八十多年来所走的每一步,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都是源于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的深刻研究,都是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都是自觉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我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制定出不同的任务和目标。那么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什么方法论意义呢?

生:(1)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2)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师:很正确。大家可以看一下专家点评中的内容。以"忠"为例证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注意把握其社会历史性,则势必会导致我们价值观念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如果仍然把忠君作为现阶段"忠"的表现则是闹了大笑话。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