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与实践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来认识概念,理解概念。
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看似简单——六个面的总面积,但学生实际做起来却错误不断。如:每个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易混淆。要想彻底弄清楚,就要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长方体表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要求学生首先要会画立体图形,并在立体图形上找出长,宽,高,然后再求其面积。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6个面的总面积,有时需要求侧面的面积,还有只要求占地的面积等,而粉刷教室,就只要求四周和顶面5个面即可,可有些学生会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也有学生会考虑实际情况算5个面。总之,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清楚地知道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
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确定不同的面的面积怎样算,教材中没有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思考、交流找出所有的解题方法,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能理解的方法即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除了为教室粉刷墙壁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求表面积的题型。如:给一个长方体罐头盒贴包装纸,给一个长方体的领操台刷上油,加工一个洗衣机的机套,给游泳池贴瓷砖,求水桶或鱼缸的用料;求仓库的占地面积等。让学生明白需要求哪些面的面积。解答这类问题,我先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立体图形,标上数据,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再利用画出的图形分析需要计算哪些面,这样把文字变成了直观的图形,让解题更明了更简单。而且图形画得多了,头脑中形成的长方体图像更清晰了。
解决此类题时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建立模型,要充分发挥“形象化”思维的作用,然后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空间,如有困难,鼓励、引导学生,可小组合作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得出各种解题方法,老师只要提醒学生审题时注意考虑实际情况的处理。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最优方法有条理性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最后我选择了一个表面积是变化的图形,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棱长是4cm的正方体,两个正方体的总表面积与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吗? 这题是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问题。让学生理解:几个图形组合一起,表面积减少(减少哪些面的面积),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图形,表面积增加(增加哪些面的面积),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等。总之这个内容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反复巩固和练习,要熟练的掌握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