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戏公平》教学设计
游戏公平
坪山二小 李志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根据生活经验和试验数据,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简单游戏的规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亲自从事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以体验两个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游戏活动,再自己设计一些其他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要注重学生参与并亲自从事试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
3、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交流想法,在交流讨论中,加深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体验。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副棋、骰子、硬币、转盘(三个)。
学生准备:骰子(每人一个)、硬币(每人一枚)、转盘(每人一个空白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感受规则意识
教师: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你喜欢下什么棋呢?(提问2—3个同学后),好!现在我想叫两位同学上来现场比试一番,好吗?谁愿意来吗?
请两名学生(各自代表班里的两个对)来到前面。(课前准备好一副棋摆好)
教师:准备好了吗?开始!
两位同学互相谦让:“你先来!”“你先来!”谁也不肯先走棋。
教师:这两位同学还挺客气的,总能互相谦让,其实我们做人就应该崇尚这种互相谦让的美德。但是,当你代表一个团队正式参加比赛时,所谓先下手为强,先走棋的一方必然占有微弱的优势。现在,你们代表的正是各自的两个团队,输赢事关你们团队的荣辱,在此重要时刻,你们还互相谦让,你们团队的成员会同意吗?
(全班同学齐说:“不同意!”)
教师:呵呵,看来,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得想个办法来确定谁先行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游戏公平”的规则。
(板书:游戏公平)至于这盘棋赛,我们就以后再比吧。
师:看来,游戏有了规则才可以玩,游戏公平才有意义。
你有什么办法来决定谁先行而令大家都觉得公平呢?
学生活动:稍加思考后说说自己的办法。
(预测: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办法,“石头、剪刀、布”、掷骰子、掷硬币等多种。)
教师活动: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是合理的,就要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对于多样的办法,教师板书游戏名称。
教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的很不错。下面,笑笑有一个办法,你们看可行不可行。
(课件演示游戏规则:大于3点,小明先行;小于3点,小华先行。)
二、感受游戏可能性,体验公平性原则
游戏活动一:掷骰子
教师活动:与同桌试试这个办法,掷一掷骰子,要做好记录哟。
学生活动:亲自试验,收集数据。
活动记录1:
掷骰子
投掷总次数 |
小明先行 (大于3点) |
小华先行 (小于3点) |
( )次 |
( )次 |
( )次 |
教师活动:走到学生中,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及参加游戏活动的过程,对个别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尽量让学生保证游戏的随机性,要随意地掷出骰子。
学生活动:展示活动记录,汇报试验情况。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有序汇报出活动过程及试验结果,并引导学生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预测:学生在试一试后,初步感受到这个规则的不公平。通过讨论,有的学生能列出各有几种可能,大于3点的有3种可能:4,5,6;小于3点的只有两种可能:2,1;而每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大于3点的可能性比小于3点的可能性大,所以这个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
教师活动:你们的想法正确吗?再做几次试验,将全班的试验结果汇总起来,确认一下好吗?
学生活动:做试验,汇总试验数据。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个规则的不公平,需要学生继续做试验验证。为了保证游戏次数,有必要汇总全班数据。〕
教师活动:通过多次试验,确实这个方法不公平。那你们能修改笑笑的方法,使它对双方公平吗?
学生活动:同桌说一说后,汇报。
〔 设计意图:在确认规则不公平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修改游戏规则,使它对双方公平。这样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体验。〕
教师活动:除了掷骰子外,我们再来判断一下其他的办法是否对双方公平。
游戏活动二:掷硬币
教师活动:试一试,这个办法对双方公平吗?
学生活动:做试验,并汇总全班数据。
活动记录2:
掷硬币
投掷总次数 |
小明先行 (正面朝上) |
小华先行 (反面朝上) |
( )次 |
( )次 |
( )次 |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试验,引导学生讨论掷硬币的规则是否公平。
(出示国外科学家试验数据,学生们边看边唏嘘不已)
姓 名 试验次数 正面次数 反面次数
德.摩根 4092 2048 2044
莆 丰 4040 2048 1992
费勒 10000 4979 5021
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
罗曼诺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这句话,同学们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了吧?仅仅靠几次十几次的实践,很多时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甚至要经过成百上千甚至更多次的实践才可以检验真理的正确性哦!不仅科学家们如此,今天的课堂上老师同样感受到了你们个个也都具备科学家们的极高热情和探索精神呢!
(学生们个个自信而骄傲,个个高兴极了)
游戏活动三:转盘
学生活动:首先,用转盘来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
其次,独立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然后,自主设计,自由讨论,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展示:展示学生设计的转盘,并说明规则,其他学生一起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1)下图是甲同学设计的转盘,请你为她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2)乙同学设计了下面的转盘,请你为他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试验数据,对规则的是否公平进行讨论。
你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的对双方都公平的转盘游戏吗?(课后尝试!)
三、验证游戏公平性,进行游戏实践
1、抛瓶盖游戏
师:看来做游戏,需要有规则,也需要公平。笑笑根据生活常见的瓶盖,设计了一个抛瓶盖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游戏规则:
1、把瓶盖在离桌面约20厘米以上自由落下; 2、落下后,盖面朝上甲胜,盖面朝下乙胜。 |
师:怎么样?感觉她设计的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生1:我感觉是公平的,因为一共就两种可能,要么向下,要么向上。
生2:我觉得不公平,因为瓶盖一边大,一边小,落下来的可能性会不同。
统计两种观点的支持人数。
师:这都是我们的分析,究竟是不是公平,我们还是来实验一下吧。大家觉得应该做几次实验?
生3:我觉得做3次就可以了,就能比较出来哪种可能性大。
师: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4:3次不好,或许某碰巧就都朝上,或者都向下。
师:是啊,这样的偶然现象也会出现。那实验几次?
生5:10次,不,20次,这样就能看出哪一种可能性大一些,偶然性就小了。
师:也就是说实验的次数越多,受偶然性的影响越小,是吧?
生齐声地:是,次数再多一些。
师:我有一个建议,我们每个小组都做10次,然后把全班的情况汇总一下。
(1)小组实验、填表。
|
盖面朝上 |
盖面朝下 |
次数 |
|
|
(2)汇总
|
盖面朝上 |
盖面朝下 |
第一小组 |
|
|
第二小组 |
|
|
第三小组 |
|
|
第四小组 |
|
|
第五小组 |
|
|
第六小组 |
|
|
合计 |
|
|
2、设计扑克游戏
看来有些游戏的公平性我们可以直接分析得到,有些就需要实验才能验证。老师这有几张扑克,大家来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并叙述出游戏规则。
生1:我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双方选定颜色——红的、黑的,随意抽出一张,猜中的获胜。
生2:我的游戏规则是:双方选定数字,分1到4,5到8,随意抽出一张,猜中的获胜。
生3:我和他差不多,就是分单数和双数。
生4:我的游戏规则是:4个人玩,选定花色,随意抽出一张,猜中的获胜。
……
教师活动: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用公平的游戏来确定的事情?
学生活动: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同学进行交流。
(预测:学生可能想到生活中许多游戏,如:足球比赛确定双方球门时,可以用“单双”游戏;家里人看电视选择频道出现争执时,可以用“扑克牌比大小”游戏决定;去奶奶家还是外婆家过年,可以用“抓阄”游戏;还有好多事情,都可以用一个公平的游戏来决定。)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评价。对一些游戏要加以引导,在公平基础上,要尊重长辈,不要任性等,随机进行情感教育。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回到家里和父母玩一玩,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