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的过程,发现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难点:
1、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2、难点: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复习“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间的数量关系。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出示三组学习材料(略)
(二)合作探究 1、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则学习材料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
2、每人围绕选定的学习材料中的三个问题进行独立观察思考。 3、组内交流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
4、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言讨论交流的结果。 (三)构建新知
1、各小组代表发言,并请选择同一材料的小组相互补充。 2、讨论::通过观察和回答,是否发现这三组学习材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教师以三个共同特点为基础,引导学生归纳“正比例”的概念。
4、教师请学生结合上述三则学习材料谈谈“正比例”是的具体含义和判别方法。 1、完成教材21页“想一想”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谈谈你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三则学习材料的共同点:(正比例的判别方法) 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 ③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